上海浦东升级“15分钟服务圈”:从教育卫生到健身出行全搞定
以居民的家为圆心,步行或骑行15分钟,小孩上学、老人养老、体育健身和买菜购物等生活服务统统搞定。近日,上海浦东新区提出打造“社会事业15分钟服务圈”升级版,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在浦东川沙新镇七灶村的“家门口服务站”里,卫生室、助餐点等公共设施就近解决了老百姓的就餐看病难题。在周浦镇姚渔港新开放的水岸步道上,尽管下起了细雨,许多人依然在这里散步、遛狗……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各种公共服务在老百姓慢行15分钟的距离内触手可得,是浦东建设“15分钟服务圈”的初衷。
“15分钟服务圈”的理念听起来有吸引力,落实起来要拿出“绣花”的功夫。首先,“15分钟服务圈”到底包含啥内容?浦东通过不断探索,提出了“5+3+X”的服务体系,让公共服务既有“基本款”又有“特色款”。
所谓5是指教育、卫生、养老、文化及体育等5个领域、21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3是指此次新纳入的商业(菜场)、公园绿地、交通设施(公交、轨交)等3大类5项设施。同时,鼓励基层的居委会、村委会发挥首创精神,推出有特色的服务,丰富“X”相关内容。比如,在科研人员集聚的张江科学城,就规划设计了共享会议室、健身房等设施,推动张江“从园到城”的转变。
要把公共服务送到离百姓最近的地方,少不了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此,浦东提出,从2018年到2020年,通过盘活存量、规划完善等方式,加快补上现有公共服务体系中的522个缺配项。
要让补缺像“绣花”一样精细,一方面需要政府统筹利用存量资源,如周浦镇新开放的健身步道,由原来的防汛通道改造而来;另一方面,要善用大数据进行决策参考。比如,某个郊区居委会,看上去缺幼儿园,但分析其人口结构,发现多数为老龄人口,就可以缓配或不配幼儿园。
在消除缺项的同时,浦东新区表示,未来将加快制定“15分钟服务圈”区级标准,通过标准巩固成果,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
[十年,这里]上海自贸区:医药研发企业的“靶向药”
2018年2月,上海远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从上海市食药监局长杨劲松手上接过一张“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详细] -
改革2018
在这个季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跨海登岛,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和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