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十九大理论文章 > 选编

凝聚侨心侨力共铸民族复兴伟业

刘芳彬 发布时间:2018-01-09 09:53: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侨务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延续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侨务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新定位海外侨胞对中国的独特意义,创造性地提出许多新理念新思想,为凝聚侨心侨力共铸民族复兴伟业,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一、“根”“魂”“梦”论述彰显侨务格局的国际视野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面对正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是基于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基本判断和对国情、侨情的正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首次明确界定了海外侨胞与祖(籍)国“血融于水”的共生关系。他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这一新的表述和论断,是习近平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和精髓。

  “根”“魂”“梦”论述准确定位了海外侨胞与祖(籍)国关系的性质,指明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是海外侨胞与祖(籍)国联接的纽带和渠道。在我国“单一制”国籍政策下,海外侨胞包括“华侨”和“外籍华人”(简称“华人”)两部分:华侨是指定居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外籍华人是指已经加入外国国籍的原中国公民及其后裔。外籍华人政治上认同其入籍国,他们与中国的关系是基于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因素的一种情感关系。此外,还有一部分“华人”虽然仍保留有明显的民族生理样貌印记,但其政治、文化和族群认同已完全“本土化”,甚至不认同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根”“魂”“梦”论述正是从海外侨胞、侨胞住在国和中国三方的立场、视角和利益上,寻求最大同心圆和最大公约数,改变了长期以来单向利用“侨”、强调“侨力助国”的片面做法,彰显了中国侨务格局的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全体中华儿女要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内人民血脉相通,共同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共同承担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近代以来海外侨胞因国家积贫积弱和民族衰落而遭遇种种歧视和排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爱国侨胞普遍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认同。“根”“魂”“梦”论述正是从海外侨胞与中国“根”和“源”的关系,构建起“侨胞梦”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确立了侨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二、“包容互惠”“互利共赢”彰显侨务理念的博大胸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和平、包容、普惠、共赢的外交理念延伸至侨务领域即是:鼓励侨胞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与其他族群和睦相处,为新的家园多作贡献;同时希望广大海外侨胞“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和合作,在互惠合作中实现华侨华人自身事业更大发展。”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两大背景下,习近平侨务论述的重大创新,彰显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天下情怀。

  海外侨胞长期生活、工作在海外,是住在国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更好的团结和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才能实现自身事业和族群的更大发展。他们关心祖(籍)国的命运,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独特优势,更是住在国的宝贵资源,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舆论宣传却忽略了侨胞在海外的贡献,在国际社会形成一种偏见和误解,甚至成为某些反华势力排华的借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海外侨胞在当地的长期生存与发展,以“互利共赢”理念处理中国与海外侨胞、侨胞住在国的关系,确立中国、侨胞住在国和侨胞个人共谋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访美时,曾语重心长的希望旅美侨胞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回馈当地社会。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再次强调:“广大海外侨胞要运用自身优势和条件,积极为住在国同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更好融入和回馈当地社会,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这一重要论述是我国侨务思想的新发展,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从海外侨胞与住在国“融”的关系,从有利于华侨华人和中国实现“双赢”的角度,重新思考了侨胞的双重作用和贡献,为侨务工作实践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外侨胞联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互惠合作”新理念定位海外侨胞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落实。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正是早期华人移民的主要通道,如今他们扎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每个重要节点,人才济济、资金雄厚、人脉深厚,且具有融通中外的人文优势,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的天然宝库。侨务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涉侨论述的创新精神,以“互惠合作”为桥,以血缘亲情为纽带,将海外侨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落实“一带一路”的工作优势,引导广大侨胞发挥民间大使和“金丝带”作用。一方面,侨胞自身要自觉维护“守法诚信、举止文明、关爱社会、团结和谐”的族群形象,积极回馈当地,用公益爱心赢得当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广大侨胞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在助力中国走出去、推动中外友好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独特优势。同时鼓励侨胞将自己的事业融入“一带一路”工程,与全球共享共创发展机遇。

  三、“同圆共享中国梦”彰显侨务实践的大国担当

  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是侨务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务工作得以不断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做法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是我们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侨务战线的同志们要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这既是对海外侨胞的庄重承诺,也对侨务工作赋予新的责任、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

  “同圆”即是引导海外侨胞充分认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联系,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共享”则体现在,中国的强大和民族复兴所产生的丰硕成果应及时惠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为他们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和合作机会,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自豪感”,帮助他们提升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

  “国强则侨强,国兴则侨兴”。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与全体中华儿女息息相关,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也开启了侨务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新阶段。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万华侨华人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宝贵资源和独特机遇。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同圆”是基础,“共享”是价值导向。这一侨务理念要求侨务工作要以“侨”为本,一切为了侨、一切依靠侨,发挥侨的最大优势,最大限度的实现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侨务资源,扩大侨务工作的覆盖面,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增进与海外侨胞和侨社的团结联系联谊,善于将侨力化为国力,利用侨务资源为国家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涵养侨务资源的力度,树立“为侨服务”新理念,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深化各项服务,完善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始终把侨胞的冷暖和关切挂在心上,“想侨胞之所想、急侨胞之所急”,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侨胞的根本利益,让中国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惠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增强为侨服务的实效性。同时,为侨服务要树立“大侨务”观,推动形成新时代侨务工作发展新格局。侨务工作涉及党政群、国内外方方面面,必须打破部门、地区的局限,改革完善侨务工作体制机制,使各方优势和积极性发挥最大功能,形成合力,以“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为主题,最广泛团结联系侨胞,普及惠侨工程、改善侨界民生,让广大侨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有新的作为。(中国西藏网 文/刘芳彬)

  作者简介:刘芳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港澳台与海外统战教研室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