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张玉滚:大山深处铸师魂
日前,中宣部命名第四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荣获第四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是南阳市唯一一位上榜者。
面对荣誉,在一片赞扬声中,张玉滚说:我是一位平凡的山区教师,能让孩子们走出深山,我觉得就值了!”
扎根深山 点燃希望
今年38岁的张玉滚已扎根深山17个春秋。他把青春和梦想倾注于山区教育,用热情和努力,改变了大山深处万千孩子们的命运。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位于伏牛山深处,和南召、内乡两县交界,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这里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离镇政府所在地还有50多公里山路。许多老师不愿到这里任教,许多学生家长也为找不来老师犯愁。
2001年9月,当21岁的张玉滚出现在黑虎庙小学的门口时,整个山村的百姓都沸腾了。毕业于南阳二师的他,看到家乡山村缺教师,毅然选择到这所山村学校任教,成了一名代课老师。
张玉滚的到来,犹如山间的清风明月,吹进了孩子们的心扉,照亮了孩子们求知的道路。
无怨无悔 教书育人
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磨炼成“全能型”教师。学校现有75名学生,张玉滚是黑虎庙小学的校长,同时他还担任着五年级数学、英语、品德社会、科学四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黑虎庙小学地处深山,学生居住分散,山路崎岖,河道狭窄。尤其是到了多雨的夏季,学生上学、回家的路都异常难行。
山路难行,水路难。有一天,午饭后天气突变,雷电交加,顿时大雨倾盆。到下午放学时,河水已有一米多深,张玉滚就背着学生过河。他一个一个地背,每送走一名学生,河水就涨一点。直到送走最后一个学生,张玉滚才感觉自己的脚底板有点痛,抬脚一看,只见右脚底不知什么时候被玻璃碴儿扎得鲜血直流。
山里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在哪儿居住,谁家孩子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谁家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每年的课本都是张玉滚用摩托车带回来的,少则几十斤,多则百余斤。十几年来,他骑坏了3辆摩托车,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清了。
大山深处的小学基本上是半寄宿制,学校办不起集体食堂,张玉滚说服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和他一起给学生们做饭。2014年5月,妻子在一次为学生轧面条时,中指、无名指被轧面机压碎,手也成了残疾。但妻子一直毫无怨言,直到现在还在为学生们的一日三餐忙碌着。
大爱如山 师魂永驻
山外的世界很大,山外的精彩很多,但山区教师张玉滚难以挪开他的脚步——他割舍不了这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最难割舍孩子们纯真的眼睛。他身披山村乡民希冀的目光,扎根深山十七载,犹如大山深处的一弯明月守望着这片希望之花。
多年来,张玉滚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默默资助贫困的学生,至今已累计300余名。在教学中,他更是踏实耐心,他所教年级学生的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令人欣慰的是,2012年7月,张玉滚由一名代课教师转为正式在编教师,实现了他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梦想。
近年来,张玉滚先后被授予“全国师德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师德标兵”、2014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如今,张玉滚的荣誉榜上又新增一枚更为闪亮的名片——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面对一个个荣誉,张玉滚不骄不躁,他继续坚守着大山教育,坚守着淳朴与清贫,坚守着山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