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年年端午浴芳兰
每年端午节都有大批海南居民到海边“洗龙水”。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用多种植物浸泡的“龙水”。 蒙钟德 摄
端午节,儋州那大镇一户居民煮粽子。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端午节,很多人家门口挂着菖蒲、艾草。
粽叶飘香,雄黄酒浓,又是一年端午到。东坡先生曾诗咏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已经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从古代的祛毒辟邪,纪念先人,再到如今吃货们的“粽子节”,端午不断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今天的端午既有庄重的内容,也有活泼的形式。
从消失在历史记忆中的系香袋、缠彩缕、抹雄黄、斗龙歌,到今天依旧流行的洗龙水、吃粽子,海南端午习俗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可以期待的仪式感,为日常生活注入了文化雅趣,也在对时序更替的体察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洗龙水 祈安康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会为我们准备洗龙水的东西,这算是端午的必备节目吧。”提起端午的习俗,家住琼海的小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吃粽子,也不是赛龙舟,而是洗龙水这一传统习俗。
关于洗龙水的由来,如今海南民间大概有两种传说。一是认为屈原投江后化身为龙神,在端午节这一天会出来活动,人们洗龙水是与龙神共浴,可以得到龙神的保护,换来一年的安康。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这天,天上的龙会下到凡间,从地上所有的水中经过,水沾染了龙气也就成为龙水,用龙水洗身,以求吉祥安康。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蕴含了对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祈愿。而洗龙水的方式,海南也分为两种。
“我小时候洗龙水,母亲会提前找来好几种植物,其中主要有艾草,然后在端午节那天一早打来冰凉的井水浸泡,等浸泡到下午,水染上了草的墨绿色,便可以用来冲凉了。”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年过七旬的居民吴申坤介绍,这些泡龙水的植物具有清热、消炎、解毒、祛风的作用。
而临近海与河流的居民,洗龙水的方式往往更直接,他们会在端午节的这一天,一起聚集到海边或河边,跳入水中尽情享受亲水的欢乐。如今这个习俗在海口假日海滩和三亚大东海等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参与。如2018年端午节期间,三亚大东海海滩每日有万人共浴,场面如下饺子般壮观。
“我小时候,美舍河我们村这段被称为桥头溪,每年端午节长辈要赶着我们进去游上一圈。”家住海口琼山区迈瀛村的李列山说道,出于安全考虑,如今大家不再在美舍河洗龙水,但大家可以去到海滩玩水,或是在家中玩水,洗龙水的习俗也保存了下来。
在洗龙水的细节上过去也有不少讲究,例如洗龙水最好是在中午12点钟,因为洗龙水的含义是与龙神同浴。正午时分下水正好,才能在沐浴中沾得龙神恩泽,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无病无灾、一帆风顺。
柊叶包粽 “点红泥”
若说全国各地关于端午的集体记忆,除了纪念屈原,就是吃粽子了。海南也不例外,端午一个重要习俗便是包粽子吃粽子。如今的海南粽子独具特色,尤以定安粽、洛基粽、瑞溪粽、和乐粽最为有名。
与岛外许多地方用箬叶、竹叶包粽子不同,海南人习惯的家乡粽子得用本地的柊叶包裹而成,配以蛋黄猪肉馅料的咸粽子则更地道。对许多海南人来说,端午节没吃到柊叶包裹的蛋黄猪肉粽就好比北方人春节没吃饺子。
而明清时期海南的粽子多数还不叫粽子,也与岛外一样称为“角黍”。因为各家所用馅料不同,口味也就不一样,海南的乡村之间,还有端午节相互赠送粽子品尝的习俗。咸丰《琼山县志》中写道“亲朋以角黍相馈遗。”《儋县志》中也提及,“五月端午日,饷角黍,诸粽相馈。”
吃过粽子,在端午这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祛“五毒”。俗语称“正月善、五月毒”,意思是农历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身体需要祛毒。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海南民间要用各种方法预防五毒之害。
按照传统,海南端午有“点红泥”的传统习俗,洗完龙水后,老人们会掏出一包雄黄的粉末或是雄黄酒,用手指挑上一些,或者和了水,抹在孩子们的眉心、肚脐、手掌和脚掌上,剩下的撒在各个墙角,以驱走毒虫。在端午节前夕,每家每户都会买好艾草、百日红、灯笼草、牙菜、鸡屎藤等,两三枝为一小束绑起来挂在门两边,或插几支艾草在门口,以祈求家人平平安安。
早些年,系香袋、彩索缠臂、涂雄黄等许多端午习俗逐渐消失,而随着最近几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涂雄黄等习俗慢慢又开始重现在一些景区和热闹街头。
各地风俗特色
虽然海南端午节主要的习俗如洗龙水、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在各个市县几乎都一样,但不少市县保留下来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习俗。
在东方市,端午节保留了系五彩绳的习俗。五月初一,东方市民为了迎接端午节,会到市场上买五彩线回去给家里的小孩系上,以图个吉利。相传,生母给孩子系五彩线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从各方面来共同抵御灾病,以保健康平安。一般五彩线都是系在孩子的手臂、脚趾头、手指头上,等到五月初五洗过龙水才可以脱掉。
系五彩绳在海南岛各地都流行,各个市县地史志中都曾有类似“彩缕缠臂”的端午习俗记载,只是后来许多地方逐渐消失了,而在东方还得以保留。
前面提到海南自古以来有相互赠送粽子的习俗,而东方市的一些地方,却与之不同,不送粽也成了当地一个特色习俗。人们从五月初四上午开始包粽子,一般都是在中午前包好。在这里,粽子是不能随便送人的。若这一年哪户人家有家人离世,这户人家端午节是不可以包粽子的,这种情况亲朋好友才能给他们送粽子。
同样是在东方,端午这天还有“躲午”避灾的说法。据说是五月初五的中午是个不吉利的时段,这个时间未满周岁的孩子要到姥姥家过端午,称为“躲午”,意为有外公外婆的保护,即躲开妖魔鬼怪的侵害。
海南部分地区还有立鸡蛋的习俗。相传端午节当天正午,是阳刚正气汇集之极,平日不易竖立的鸡蛋在此时可直竖在地上。如果在端午节当天正午的时候能将鸡蛋直立起来,预示着未来一年会有好运到来。
在定安、琼中等市县,端午节还有给女孩子染指甲的习俗。通常是母亲将指甲花捣碎,放在指甲上,再用特有的叶子包住,用包粽子的麻绳绑好。关于端午染指甲,还有着这样一句俗语“五月端午染指甲,蝎子虫子不咬娃”,也属于祛“五毒”的一种办法。
除此以外,万宁和乐镇等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会在端午节这天外出放风筝。无论这些习俗有怎样的不同,但都代表着人们对幸福安康生活的祈愿与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