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昆仑山的雪
中国西藏网讯 新中国成立之初,说起青藏高原,人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可怕”的词语:无人区、缺氧、暴风雪、生命禁区……
10多年前,青藏铁路开通,当时的人们说起青藏高原,眼前总会跳出这些概念: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可可西里、在那遥远的地方……
如今,还是那个青藏高原,却已成为许多人向往的地方,旅行的目的地。
曾经,“世界屋脊”“生命禁区”,这一个个形容词让人听了“毛骨悚然”,英雄部队人民解放军却在此建成了绵延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而且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常年坚守在这里。
这条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止西藏拉萨市的公路大动脉,在修建的4年中,平均2.5公里就有一名军人倒下;在通车后的65年中,有300余名汽车兵长眠于雪山冻土之中。
青藏公路是无数前辈用青春、汗水和热血铸就的雪域坦途。回顾这69年,它始终一脉相承着这样一种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此行,我们踏上青藏公路,期待能从中寻找到些什么。
青藏公路通车初期,为解决汽车部队和进出西藏人员的食宿问题,中央军委于1956年正式颁发了青藏公路沿线兵站的编制。
寒来暑往,一晃63个春秋,岁月流逝,兵站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图为第二代纳赤台兵站样貌 摄影:郝江震
8月10日,“壮丽70年•奋斗新青海——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从青海海西州格尔木市出发,沿青藏公路向西南出发,我们目的地是海拔3500米的纳赤台兵站,听战士们讲述发生在兵站里的那些事。
兵站,兵站,烧火做饭。兵站的工作离不开锅碗瓢盆,但一切并非那样简单。在高原工作,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道理很简单,有个好身体,才能谈到工作,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战士。
在青藏公路上有一半兵站是建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最高的唐古拉兵站海拔高度达5200米。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50%,自然环境异常艰难,有民谣为证:“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兵站的官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凭着赤胆忠心,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遥望着昆仑山顶的雪山,像雪莲一样扎根于这亘古雪域之中。
纳赤台兵站里几乎都是“老兵”,皮肤黝黑,面颊上的“高原红”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一次与战士们的眼神交换,令我们有些吃惊,多数战士嘴皮发紫。是的,这群“老兵”并没有适应高海拔生活环境,依旧在缺氧。
高原是无情的。人们在与高原的搏斗中获得了一些成就,得到了胜利的喜悦,但付出的却是健康,甚至于生命。缺氧的环境,对人们的大脑、心脏、肝脏、血液、呼吸等都会造成很大的损伤,在纳赤台兵站,工作年限长的战士就会脸紫唇乌,指甲凹陷,不同程度地出现反应迟钝、记忆衰退、全身浮肿、血压增高等症状。
在纳赤台兵站门口,经过短暂的自我介绍后,战士们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队列中,一位战士的走路姿势与其他人不同,整个腰身看上去有些僵硬,行动不太自然,他就是来自四川省雅安市的战士郑力豪。带着疑问,兵站副站长周庆华为我们讲述了郑力豪的故事。
1993年出生,26岁的郑力豪已有9年兵龄。2015年7月的一天,兵站要为过路的300多名战士提供食宿保障,早上6时,郑力豪就开始准备食材,烧水、熬粥、蒸馒头,连续忙碌两个多小时后,郑力豪脚下一滑,摔倒在从厨房跨入饭厅的门槛上。地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钻心的痛随即从腰间传至他身体的每一部分。战友们立马跑过来,扶起了他,询问他情况,郑力豪连忙对战友说:“没事,没事,赶紧干活,一会儿吃饭的人一多,就忙不过来了。”
忙碌了一天,郑力豪腰间总是隐隐作痛,他觉得是一点小伤,并没有在意,觉得睡一觉就好了。第二天清晨,听见起床号的他,条件反射地起了身,那一刻,钻心地痛,又把他拉回床上。休息了几天之后,郑力豪能正常去工作了,但腰间疼痛慢慢扩大到了背上。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疼痛一天比一天严重,从偶尔疼成了整天疼,最疼的时候,他连站都站不稳。
图为纳赤台兵站炊事班战士内务照 摄影:郝江震
坚持不了的郑力豪被战友送去了医院,经过全面检查,他得了强制性脊柱炎。身体状况时好时坏,时间一长,郑力豪也习惯了疼痛,但作为一名军人,战友进行体能训练时,他因病痛不能参加,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这些伤痛,纳赤台官兵们都能承受,但一直释然不了的是自己“伙头兵”的身份。“同样是兵,为什么自己成了一个抡勺弄铲的‘伙头兵’?”新入兵站的战士总会这样想。
“纳赤台兵站的首要职责,是为入藏出藏部队提供后勤保障,作为一名战士,谁不想扛枪,但我们却成了‘伙头兵’。”周庆华说。
兵站的每一名战士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每逢过往的部队在纳赤台兵站休整,在为他们做好晚饭,安排好住宿后,总会有几名战士借着夜色,悄悄溜到一排排战车前,先是来回细细打量,然后把脸贴近窗口,把目光投向里面的各种装置,此刻,他们的内心是自卑的。
那是2015年7月的一天,从头天午后两点直到第二天凌晨六点,纳赤台兵站的战士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为1000多名演习官兵安排好住宿,做好晚饭和早餐。清晨,他们目送一辆辆战车离开兵站,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营房。
在楼道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红纸,周庆华上前细看,这是一封感谢信,满满两页纸上,写了许多话,有的夸饭菜做得好,有的说下次见面当面道谢,有的为他们的辛劳点赞……
但当看到“在纳赤台,有一种家的温暖”时,一股暖流从他眼里倾泻而下!同样是兵,有扛枪的,就会有抡勺的,你们再牛,也得吃我们做的饭,不管是哪种兵,只要干的好,就不会被埋没。直到那一刻,战士们感到自己心中的憋屈彻底释然了。
在纳赤台兵站广大官兵眼中,个人的事儿再大也是小事,兵站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他们总是舍“小家”而顾大家。
损了身子,哭了妻子,误了孩子,亏了父母,这不是句牢骚话,而是青藏公路沿线官兵们的真实写照。在这里工作,做出牺牲和奉献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家庭。
纳赤台兵站是没有春天的,唯一能称得上风景的,就是昆仑河畔的那一片黄草滩,每当家属来探亲时,战士们能带他们去逛逛的地方只有这里。
今年4月,刚刚休完婚假,战士崔建广拦不住执拗的妻子,只得带着她上了纳赤台。每天黄昏,战士们透过营房2楼的窗口,总能看到小两口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向河边走去,在茫茫戈壁上,蜜月的底色显得如此苍白,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被包裹在寒风中,被无际的莽原幻化成一个点。这里没有如歌的行板,也没有西去的雁阵,甚至连一抹绿色都是可望而不可得的。即便如此,崔建广和妻子郝文静的牵手,在纳赤台兵站其他战士的心目中,仍是一种奢侈的甜蜜。
我们曾随口问周庆华,你的妻子来探望过你吗?他苦笑着摇摇头,“孩子一岁多时,才见了爸爸第一面,到三岁的时候,记得休假回来踏进家门,见到他,儿子惶恐地回头喊道,妈妈,妈妈,手机里的人回来了。”周庆华边说边憨厚地笑,但眼中分明蒙上了一层泪光。
在纳赤台兵站,每名战士每年平均休假仅有50天,这就意味着一年中,他们要在兵站工作生活足足310天,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手机只能用3小时,和家人朋友通通话视视频,便会被班长收走。常年与戈壁为伍,与风沙作伴,他们都能忍,但在纳赤台,最难忍的就是孤独。按周庆华的话说,战友们相处大都超过了5年,放个屁都能闻出是谁放的。
图为纳赤台兵站官兵开发的无土种植温室大棚 摄影:郝江震
在纳赤台兵站有一座四季如春的温棚,墙壁上的青藤和油绿的蔬菜让罕见绿色的兵站生机盎然,坐在休闲区的藤椅上,旁边就是贴着瓷砖的鱼池,里面既有昆仑河里的蛇板鱼,又有观赏的锦鲤,这些锦鲤,都是每年休假或去格尔木轮训的战士们,买来装点鱼池的,这一做法已成了纳赤台兵站一条不成文的惯例。
在纳赤台兵站荣誉室,屋内的两面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牌和锦旗,战士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那面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的“高原红旗兵站”荣誉称号,除了纳赤台兵站,青海境内其它11座兵站,再未获此殊荣。
兵站营房外,有着几棵十几年树龄的杨树,这是退伍老兵栽下的,但一代代士兵,精心呵护着他们,如同呵护自己的生命,这是从纳赤台到唐古拉山口近600公里的青藏公路上,你所能看到的仅有的几棵树。
在兵站,战士们情绪的高峰和低谷可以用三个“最”来概括:最渴盼休假,最期盼下格尔木,最厌烦闲而无事。于是,在没有后勤保障任务的时候,他们会想尽法子,打发自己的空闲时间。
他们会把所有战士组织起来,两人一组,抬着竹筐,来到昆仑河边捡石头,然后把它们扛回兵站,认真细致地分拣出大小相同、形态各异的昆仑石,然后打好水泥基础,将一粒粒石块染成红色,精心镶嵌出“吃苦不怕苦,缺氧不缺志”这十个大字。兵站营房后,有这样两条鹅卵石小道,一条通向温棚,一条通向晾衣间,踩在这两条小路上,低下头,你会看见这样八个大字——诚信可靠,诚实守信。
望向兵站对面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一颗米粒般大小的红旗在山顶若隐若现。听战士们说,这面旗在山顶上已整整伫立了10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在青藏线生活和战斗过的老兵们,如今当他们重返青藏公路时,无一不由衷地赞叹:“变了,变了。青藏公路变了,兵站变了。当年,我们连做梦也没想过兵站会建得像今天这样好,真是人间奇迹!”
是的,青藏公路,兵站也变了,“老兵”们的赞叹丝毫没有夸张。
在这沧桑巨变背后,谁也不知道,兵站的官兵们经历了多少磨难,洒下了多少汗水,忍受了多少痛苦。这一切,或许那一个个“老兵”能说得清楚,昆仑山上的皑皑白雪,能够记得清楚。
纳赤台兵站,已经在这亘古高原“坚守”了65个春秋,遥望昆仑山的雪,今后还将继续“坚守”下去……(中国西藏网 记者/郝江震 通讯员/樊永涛)
-
昆仑山下“昆仑红”
如何处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自打上任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的城北村党支部书记汪红林就从未停止过思考,直至“昆仑红”手机应用软件的出现。 [详细] -
“壮丽70年 奋斗新青海——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8月9日,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青海新闻网)承办的“壮丽70年 奋斗新青海——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大型采访活动在西宁启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