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川滇藏交界,金沙江上游,素有“高原江南”“弦子之乡”之称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人口95%为藏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1951年,十八军进西藏时,因多地都没有公路,只能依靠牦牛驮运。降央伯姆晚年,真诚坚定履行人大代表、民族工作者的职责,拥护新中国,实现了从土司到民族干部的转变。
先遣部队进入万古荒原的昆仑山麓,这里没有道路,不见人烟,眼前是一座座插入云际的雪山,一条条深不见底的湍涧,冰峰林立,千沟万壑,变幻莫测的风云,使人头晕目眩。
在他的记忆里,在二郎山上修路的日子,几乎没见过太阳,印象里总是阴雨连绵。当时,一个排的战士住在一个30多平米的草棚子里,棚子中央搭了一个架子,下面生着火。
1954年9月,解放军第十八军一部向墨脱进发。翻越喜马拉雅山,克服了严寒、饥饿和缺氧的考验之后,十八军战士冀文正进入了墨脱县城。
康北地区海拔高,作物生长缓慢,粮食等匮乏,制约部队的行进。从解放军进入高原第一天起,邓小平、刘伯承等无时无刻不为部队的粮食、物资的供给而揪心。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从四川进军西藏,历时一年半,完成了从四川到西藏的艰难行军,在雪域高原上书写了催人泪下、千秋不朽的篇章。
古来出征,将士们的士气是最为紧要的。为了更进一步增强全军指战员进军西藏的信心,十八军在1950年的元宵佳节后旋即召开庆功暨进军西藏誓师大会。
6月2日,跑马山下、折多河边,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四川省委统战部主办的“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结束了为期6天的行程。
当年解放西藏的先遣部队在昌都战役胜利结束后发生了粮荒。为解决前方将士的给养问题,在中央军委的决定下于1951年3月开工修建了这座军用机场。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进军西藏,毛主席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十几万解放军战士浩浩荡荡从气候宜人的天府之国开拔,向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挺进。
王蜀明的父亲王友卿,原名王喜贵,1922年生于河南省岗李乡北石庄村。王蜀明至今记得:“我爷爷王木林是一名长工,力大无比,远近闻名,可以打两份工,挣得粮食比较多,因此能够供父亲读书。”
王蜀明的母亲杨瑾,原名杨玉田,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一个穷苦人家里,她父亲是蒙城县商会里的杂工。
“我是在成都战役后出生的,父母特意给我取名为‘蜀明’。1岁半时,我被母亲‘扔’在了保育院,再见母亲,已是3年后。而在我的一生中,父亲这一角色几乎是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