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军后代王蜀明:从军西藏,才懂父母的家国情怀(一)
中国西藏网讯 “我是在成都战役后出生的,父母特意给我取名为‘蜀明’。1岁半时,我被母亲‘扔’在了保育院,再见母亲,已是3年后。而在我的一生中,父亲这一角色几乎是缺失的。”
王蜀明,父母均是十八军战士,曾为解放西藏、建设西藏鞠躬尽瘁。像他这样的十八军后代,都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每每说到幼年被父母送到保育院的往事,他们大多会用“扔”这个词。
王蜀明的父亲1951年进藏,1970年调回成都军区,还没怎么享受阖家团圆的天伦之乐,两年后便不幸病逝。那一年,王蜀明才22岁。儿子与父亲的人生交集,寥若晨星。
如今,王蜀明已经69岁了。念及父辈,从年幼无知时的陌生,到青年时的懂得,再到将至古稀之年时的怀念,他用了一生去体悟上一辈的家国情怀。
图为1951年,王蜀明被送去保育院前,与父母的合影。
琐忆保育院:新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
“可以说,我们是新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十八军后代在谈及幼年生活时,习惯用这样的一句话概括,王蜀明也不例外。
1950年6月,为了准备昌都战役,十八军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县城建立了后防司令部,陈明义任参谋长。当时,王蜀明的母亲是后防司令部电台队长,父亲是后防司令部通信科长。3个月大的他,便被母亲带到了甘孜。
“我1岁半时,母亲要跟随部队进军西藏,从德格县进入西藏,我就被‘扔’到了四川省大邑县唐场镇的十八军保育院。在我的印象里,直到1954年,我们才第一次见面。”1954年,康藏公路(今川藏公路)通车,父母第一次来保育院看王蜀明,带着他到湖北、河南看了看。“我们在成都没有家,每次爸妈来看我,我们就住在西藏军区驻四川办事处第一招待所(简称“川办招待所”)。在我的印象里,川办招待所就是家,我还会很得意地告诉小朋友们我回家了。”
对于在十八军保育院长大的孩子,“父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王蜀明向我们讲述了“罗姐姐”的故事:“比我高两个年级的罗姐姐,本来父亲不姓罗,母亲姓罗。母亲匆匆忙忙把她‘扔’到保育院就回到了部队,工作人员还来不及问清楚孩子的姓氏,登记姓名时只好用她母亲的姓,而罗姐姐一辈子就跟着母亲姓了。”
在王蜀明的印象里,保育院的大部分同学都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当老师把多年不见的父母带到跟前时,孩子根本认不出来,反倒是其他孩子围过来叫:“爸爸!妈妈!”他回忆道:“上学期间,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我们突然就会接到某位十八军战士牺牲的消息,而有些同学突然就变成烈士子女了。”
八一校时光:绝不纵容铺张浪费的坏习惯
待到大一些,王蜀明进入了西藏军区八一小学(即1950年成立的十八军子弟小学)生活学习。对于那段时光,有一件事情令他至今难忘。
王蜀明在八一校时,正值困难时期,但因为军区首长对他们这群正在成长的孩子的特殊照顾,伙食很好。有些同学不知民生疾苦,浪费粮食,学校围墙外的水沟里常有冲出的馒头、肉片,这引起了居住在周围的农民的愤怒。有一次,他们堵在了学校大门,要求校领导评评理。严政委、曾校长、黎主任带着王蜀明等几个学生代表到学校大门口赔礼道歉,检讨自己,请求群众原谅,有的老师还掉了眼泪。
“这件事对我们刺激很大,教育深刻,从此我们再不敢浪费。学校在食堂设立监督岗,我站了一年的监督岗,检查每个饭桌是否掉了饭渣、菜渣,进行评比。学校还组织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请老贫农、老工人、老革命来讲课,并组织我们出去挖野菜,使我们养成不铺张浪费的良好习惯。”
图为1969年,王蜀明在拉萨的留影。
图为1969年,王蜀明在拉萨龙王潭留影。
从军西藏:干部子弟决不甘心落于人后
“对面山上的姑娘,你为谁放着群羊?泪水湿透了你的衣裳,你为什么这样悲伤……”《牧羊姑娘》是一曲曾风靡全国、流传世界各地的旋律。歌词是诗人邹荻帆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20世纪四十年代经由金砂谱曲后,在五十年代真正获得了更大范围的流传。
在保育院时,老师常常教孩子们唱这首歌,以此歌为引,告诉他们西藏还处于封建农奴制,农奴的日子还很苦,还很悲伤。王蜀明说:“我们小时候就会唱这首歌,心里面总想着长大以后要去帮助西藏的穷苦百姓们。”
1968年,18岁的王蜀明追随父辈的足迹,进入西藏参军。
刚到西藏时,父亲在西藏军区工程指挥部指导修建贡嘎机场,王蜀明被父亲安排在贡嘎机场周围的大山上给西藏军区工程指挥部放羊,随身带着一件皮大衣、一把半自动步枪、一个水壶和食物,一放就是半年。
1968年9月,王蜀明加入西藏军区十一师成为军人,这是红军连最多的一个师。
“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觉遵纪守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这就是“老西藏精神”。
在十一师,大家心里暗自明白,作为新兵,尤其是侦察兵,没有哭过的就是英雄。王蜀明的体质比不过甘肃兵、陕西兵,但他始终不忘以老一辈身上的“老西藏精神”要求自己。
王蜀明还记得,当时部队的早操有两项内容:长跑和爬山。长跑分为轻装长跑和全副武装长跑,轻装长跑不用背负背包和武器炸药,大概负重15公斤,跑10公里;全副武装长跑负重约30公斤,要跑5公里。“可以说,任何一名新兵,都不是靠体力跑下来的,都是靠意志。”
作为干部子弟,王蜀明最怕的就是被人说娇气,他从不甘心落于人后。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作业、画草图……任何一项,他都争取做到第一,绝不服输。(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 讲述者/王蜀明 图片由王蜀明提供)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走进“红军村” 触摸当年那些“青年娃娃”的信仰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城东的鲜水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而又富饶的村子,这里除了享有“康巴第一村”“康北粮仓”“良种基地”的美称外,还被称为“红军村”。[详细]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忆红军进藏峥嵘岁月 重温军民鱼水之情
5月30日,参加“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的十八军老战士及十八军后代一行来到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感受当年红军进藏时的峥嵘岁月,重温军民鱼水情。[详细]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回望茶马古道烁千秋 感慨人力背夫多辛劳
5月29日上午,参加“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的十八军老战士及十八军后代一行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了解甘孜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众人在《茶马古道记忆》展区驻足观看许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