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军后代王蜀明:从军西藏,才懂父母的家国情怀(二)
中国西藏网讯 王蜀明的母亲杨瑾,原名杨玉田,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一个穷苦人家里,她父亲是蒙城县商会里的杂工。县城里有个天主教教会学校,一位法国神父免费教孩子们读书,母亲因此也学习了一些文化知识。
图为1949年,王蜀明父亲王友卿与母亲杨瑾在湖南的合影。
崇拜秋瑾,母亲改名为“杨瑾”
杨玉田的叔父是蒙城县第一批地下党员,在叔父的影响下,14岁的她为了实现抗日救国的理想、改变黑暗的社会现状,毅然加入了地下党,又因崇拜秋瑾,自己改名为“杨瑾”。
入党后,杨瑾首先在蒙城地区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当时,自称“东方希特勒”的国民党顽固派袁传壁任蒙城县县长。袁传壁上台后,伙同在蒙城驻防的安徽省保安第六团制造白色恐怖,1940年,活埋了4名地下党员(杨子仪、卢锡璜、尚志忠、李季臣),当地人称“蒙城四烈士”,其中一位就是杨瑾的叔父杨子仪。
暴露身份,毅然投奔新四军
由于叛徒的出卖,杨瑾也暴露了地下党员身份。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她投奔了新四军。
据王蜀明回忆母亲的讲述,从军后,她先后经历了1942年的淮北33天反“扫荡”作战、1945年的抗战大反攻、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1948年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的渡江战役、衡宝战役、成都战役等20多次战役。
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后,杨瑾从华东野战军二纵队调入十八军。
图为1954年,母亲杨瑾到保育院看望王蜀明时的合影。
没有通信兵,首长就是瞎子、聋子、哑巴
1951年7月25日,时任十八军副政委、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主任的王其梅,率第十八军先遣支队离开昌都,进军拉萨,杨瑾在先遣支队中负责通信工作。
通信兵在十八军进藏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部队最怕的就是失联,只有依靠电台,后方才能知道前方部队到了哪里、是什么情况,才能传达命令。
王蜀明回忆道:“母亲曾经讲过,有一次过冰河,马要用来驮电台等物资,人只能趟过冰河,有的女战士月经来了都没说,后来都落下了病。”
杨瑾在先遣支队中负责收发电报,保持与军部的联系,一方面报告部队进军西藏的情况,一方面传达西南军区的命令指示。在高原高寒环境下,电台要想保持畅通是很不容易的。电台需要用电,除了有干电池,还要靠手摇发电机。手摇发电机需要摇机员专人操作,为了保证电台设备完好,寒夜里,人和电台、发电机要一起裹在棉被里保暖。
“部队进藏,不吃地方”是十八军的铁纪律。据王蜀明回忆,母亲杨瑾曾经讲过,在进藏途中,一位营级干部饿慌了,开枪打了一只老鹰充饥,结果被枪毙了。有一位老战士还曾告诉王蜀明,进军西藏途中,唯一吃饱的时候就是在梦里的时候。
“关于进藏的过程,父母讲得特别少,我只知道很苦,究竟怎么苦,他们从来不多说,对于那段历史,我的印象是模糊的。”因此,王蜀明特别强调,他很感激张国华将军之女张小康能采访到那么多十八军老战士,并写出《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这本书,让他这样的十八军后代,能从其他十八军老战士的故事里,了解父母经历过的历史细节。(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 讲述者/王蜀明 图片由王蜀明提供)
-
十八军后代王蜀明:从军西藏,才懂父母的家国情怀(一)
“我是在成都战役后出生的,父母特意给我取名为‘蜀明’。1岁半时,我被母亲‘扔’在了保育院,再见母亲,已是3年后。而在我的一生中,父亲这一角色几乎是缺失的。”[详细]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走进“红军村” 触摸当年那些“青年娃娃”的信仰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城东的鲜水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而又富饶的村子,这里除了享有“康巴第一村”“康北粮仓”“良种基地”的美称外,还被称为“红军村”。[详细]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忆红军进藏峥嵘岁月 重温军民鱼水之情
5月30日,参加“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的十八军老战士及十八军后代一行来到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感受当年红军进藏时的峥嵘岁月,重温军民鱼水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