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十八军进藏路 弘扬四川红色文化”活动圆满结束
【编者按】1950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沉浸在解放的喜悦中,全国人民正在为建设祖国而摩拳擦掌。此时,一支上万人的队伍,为了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片土地,在雪山上跋涉,在荒野中行走,在激流中前进。69年后的今天,伟大的祖国日益强盛,革命先烈的精神仍需传承。让我们一起重走十八军进藏路,重温红色记忆。
中国西藏网讯 6月2日,跑马山下、折多河边,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四川省委统战部主办的“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结束了为期6天的行程。“重走一遍十八军进藏时的路,看到一路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感高兴。”87岁的十八军老战士李永淑在活动总结会上对一路见闻总结道。
图为十八军老战士及十八军后代在会议现场合影留念。
此次“重走十八军进藏路”经过了成都市、泸定县、康定市、炉霍县、甘孜县、德格县,从大渡河边一路到金沙江畔,走到了当年十八军渡江进西藏的地方。
“金珠玛米雅布读!”(意为“解放军真好!”)无论走到哪里,听说十八军的老战士和战士后代来了,当地的百姓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图为原西藏军区副政委、十八军烈士张福林之弟张福立与当地干部群众依依惜别。
原西藏军区副政委、十八军烈士张福林之弟张福立此次携子参加活动,在小结会上表示,“我们是‘老西藏’精神的传承者,弘扬红色家风,让后代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是一份责任。”在重走十八军进藏路的活动中,看到沿路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福立感慨良多,“‘红军精神’‘两路精神’‘民族精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挖掘不完的红色资源、绿色资源以及民族精神的土色资源。未来,我坚信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会有无限发展可能。”
从前的进藏路上,翻雪山,过草地,一边修路一边建设,十八军战士们用鲜血与汗水,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今天的进藏路上,大渡河边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炉霍产业园创新探索“飞地”扶贫模式,格萨尔机场即将通航,雀儿山隧道令天险变通途,百姓团结一心奔小康,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欣慰。
图为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之子张小军与当地群众依依惜别。
“当年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百姓与父辈们心手相连,如今我们更要不忘初心。我常在想‘初心’是什么。现在有了答案,父辈们的红色信仰就是我们的‘初心’。”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之子张小军坚定地说,民族团结一家亲,携手同心奔小康,为前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再添一抹亮色,就是新时代建设藏区的动力。
“这一路,看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繁荣,看到沿路风景的优美,看到当地老百姓生活的富足,这一切足矣告慰我们父辈们的在天之灵”。原十八军副政委王其梅之女王昌为激动地说,传承红色文化,传承父辈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图为十八军老战士及十八军后代在“重走十八军进藏路”队旗上签字留念。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下,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发生了巨大变化。今昔对比,翻天覆地,更觉前辈的付出呕心沥血,前辈的精神弥足珍贵。十八军老战士与十八军后代坚定地表示,要将十八军的红色精神继续传承下去,让红旗永不褪色。(中国西藏网 记者/周晶 孙健)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一座不起眼却功不可没的机场
当年解放西藏的先遣部队在昌都战役胜利结束后发生了粮荒。为解决前方将士的给养问题,在中央军委的决定下于1951年3月开工修建了这座军用机场。[详细]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时隔60余载,再度追寻父辈足迹
踏上60年前的征程,重走十八军进藏路,对十八军老战士及十八军后代一行意义非凡。当年,十八军将士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里响应祖国的号召,担负起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历史使命。[详细]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感叹!川藏线今昔之大变迁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进军西藏,毛主席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十几万解放军战士浩浩荡荡从气候宜人的天府之国开拔,向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挺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