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19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 > 红色记忆

【风雪征程忆当年】86岁“珞域文化抢救者”冀文正:我曾是十八军(下)

王淑 发布时间:2019-06-12 09:0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主要交由十八军。进军西藏的先驱们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书写的故事虽早已远去,但其内涵却依旧激荡人心。那个特殊年代里,那段走进西藏、建设高原的故事,今天正由亲身经历者、参与者和记录者娓娓道来,虽历久却弥新。

  中国西藏网讯 1950年5月,藏训队毕业在即,校领导不时亲临指导,讲意义、提希望、赠留言。在十八军战士冀文正的日记里,清晰地记录着当时的一段谈话:

  一天午休时,指导员和我促膝谈心,他说了很多,大致有几点:一是说人生不易,做个好人、合格的军人很难,但听党的话、努力学习、主动改造、坚定世界观,就可以做一个人人喜欢、受夸奖的人;二是永远不能骄傲,永远要谦虚谨慎,向群众学习,取长补短;三是向士兵学习,他们虽然没文化,但本质好,一心想着打天下,命都不计较,你们要尊重、爱护和帮助他们,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克服自身的弱点;四是遵纪守法,尊重领导,团结群众,共同前进。


图为86岁的冀文正。摄影:李元梅


图为1950年,十八军战士冀文正进藏留影。图片由冀文正提供


图为1951年,冀文正获得的“三等人民功臣”证书,上有“谭冠三印”。图片由冀文正提供

  1950年5月12日,冀文正和3名同志被分到了53师158团二营工作。二营营部政治干事说:“我营近期的任务是修筑康藏公路民山至天全段,下一步是上二郎山,因此任务艰巨,你们各去一个连队,冀文正去六连,任文化干事。”


图为参加修建康藏公路(今川藏公路)的筑路官兵和民工在悬崖绝壁间开山筑路。翻拍:李元梅

  筑路二郎山:没有工具就自己造!

  接手任务之后,部队就开始向二郎山进发了。冀文正在两路口西、滥池子待了2个多月,修筑康藏公路(今川藏公路)。

  冀文正感叹道:“在二郎山上修路其艰难不言而喻。从天全城出西门就是重峦叠嶂的雪域高原了,而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海拔3400多米的二郎山,它像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耸立在川西平原西侧,这里是入藏的必经之地,拟建的康藏公路就要穿越它。当时筑路部队仅有少量的施工工具,更谈不上筑路机械了,战士们只有凭赤手空拳与险恶的环境作斗争!”

  在他的记忆里,在二郎山上修路的日子,几乎没见过太阳,印象里总是阴雨连绵。当时,一个排的战士住在一个30多平米的草棚子里,棚子中央搭了一个架子,下面生着火。每个战士只有两套衣服,白天去劳动,满身的雨水、汗水。晚上回到住的地方,把脏衣服换下来、洗好,炊事班的战士帮忙搭在架子上烤干。就这样,两套衣服轮替着穿。

  冀文正还记得,领到的炸药只有5个,根本不够用,工具只有铁锹十字镐,没有任何机械,基本靠自力更生。挪开山上的巨石,得靠一个排的战士喊着号子一起拉动。没有现成的绳子,战士们就自己想办法,用柳条、藤条拧成手臂一样粗的粗绳。冀文正回忆道:“没有工具就自己造,柳条一编就是筐子,木头一砍就是扁担,藤条一拧就是绳子。”

  山上很容易塌方,今天刚修好的路,有可能明天就被泥石流冲垮了。就这样,在与大自然艰苦搏斗的过程中,4个月修通了5公里路,走在自己参与修筑的路上,冀文正感到心情愉快又轻松。


图为热火朝天的甘孜机场扩建工地。翻拍:李元梅


图为十八军在野地里挖野菜。供图:金坚

  建甘孜机场:野菜成了部队的主要口粮

  从天全到甘孜的公路修通以后,1951年4月底,十八军53师和54师顺利到达甘孜。

  为了长期支援西进部队,建立一个稳固的空运基地,作为后勤运输的快速通道,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凸显出来。西南军区决定在原有极为简陋的甘孜机场上,用最短的时间,扩建出一个可以适应进军需求的机场。

  在修扩建甘孜机场的整整一个月里,团党委发出“勒紧裤腰带,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号召,组织部队上山挖野菜。

  4月底到5月初的甘孜地区,满山新长出的野菜成了部队的主要口粮,一吃就是二十多天。刚开始,战士们把平整土地时翻出来的草根煮来吃,有的草根有毒性,吃了全身发紫,还有的吃了后脸肿得把眼睛挤成了两条缝。

  冀文正说:“后来,我们就用藏语问当地老百姓哪些野菜可以吃。山上遍布一种叫藿麻头(藏语称‘萨觉’)的植物,不小心碰着皮肤会溃烂。藏族群众和山里人向我介绍,藿麻头的毛刺能使人的皮肤像火烧一样痛,不过它可以吃,营养价值还很高,当地群众多以它来充饥。在山上的几个月,我们不知吃了多少藿麻头。”


图为十八军战士在荒凉的山坡上建筑高原营房,挖窑洞打造自己的住所。供图:金坚

  图为十八军战士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安好了土窑,盖上了房顶,修饰成一座清洁整齐的住所,大家在里面生活学习。供图:金坚

  住土窑洞:4名再也醒不过来的女兵

  修扩建甘孜机场时,仅有的帐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日军那里缴获的,一个帐篷里能住4个人。这些帐篷都是使用过很久的,已经不隔水了,雨下完了,湿透的帆布还继续滴水,被子都是潮湿的。冀文正说:“我们六连把帐篷让给了其他战友,住在甘孜机场旁边的土窑洞里。”

  1951年6月的某个深夜,经过一天紧张的劳动,那些极度疲惫的女兵们深睡在简易的窑洞里,突然一声沉闷的响声,窑洞坍塌了。这是一个下着大雨的黑夜,窑洞上盖着带刺的树枝、厚厚的草皮和泥土。

  出事后,由于下大雨又是在黑夜,油灯无法点亮,救护工作很慢,加上大家又不敢用铁锹挖,怕伤着人,只能用手扒。大家不顾带刺的树枝划破双手,使劲儿地扒啊扒,10个人都扒出来了,其中4名窒息昏迷,因医疗条件太差,虽经卫生员抢救,但4名女兵的身体慢慢地变凉。她们再也醒不过来了。

  冀文正的日记里,清楚地记录着这4名女兵的信息:她们是53师师部女兵班的战士,名字为李淑惠、周婉兰、赵子珍和余任难,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17岁,来自河南、贵州和四川三省。

  如今,她们的忠骨安卧在甘孜烈士陵园里。


图为芫根有了好收成。供图:金坚

  生活高原化:“改良酥油茶”令人回味无穷

  在冀文正的记忆里,十八军进军西藏,遇到的敌人并不多,最大的困难是与大自然搏斗。要战胜大自然,首先要认识它、适应它,部队提出了“生活高原化是建藏第一步”的口号,要求战士们学会搭帐篷、喝酥油茶、吃糌粑和牛羊肉。

  修建甘孜机场的过程中,常常风沙很大,每个战士的双颊、嘴唇、手背都是干裂的,随着慢慢配备了擦脸油和手套,情况有所好转。

  第一次喝酥油茶,冀文正是捏住鼻子喝下去的,觉得有一种“洋油”的味道。后来,他就去向藏族老百姓询问怎么去掉这个味道。他们建议冀文正把酥油化一化,再把渣滓筛掉。部队又想办法弄来了花生米,砸碎,加上炒过的芝麻、糌粑,放在酥油茶里一熬,香味四溢,再没有“洋油”的味儿了。直到现在,冀文正还回味无穷,保持了每周吃一顿酥油糌粑的习惯。

  提到酥油茶,冀文正内心满怀感激:“喝了这个,嘴唇不裂了,晚上睡觉不冷了,干活儿也有劲儿了。晚上站岗,没有大衣,是酥油茶帮助我们抵御了严寒。”(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李元梅 孔夏 讲述者/冀文正 部分内容参考自冀文正作品《从南下到西征——十八军老战士冀文正的人生足迹》、张小康作品《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