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19 > 2019年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说

中国人的故事|政协委员龙墨:叩响“无声世界”的大门

张瑞玲 宋继祥 卢冠琼 发布时间:2019-03-14 13:45:00来源: 中国青年网

  我是龙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一名听力师。尽管我每天都接触听障孩子,但当我听到孩子经过康复训练清晰地喊出“妈妈”、“老师”时,还是禁不住热泪盈眶。

  今年是我第7年参加两会,也是我进入这个行业的第24年。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个系统真的很艰苦。但大家还是一直认真工作,努力让孩子们从听不见声音,到能听会说,到融入社会,到能够唱歌,能像正常人一样去交流。

  这又是一个让人幸福感爆棚的事业。我们老师经常说,看到孩子回来看我们,那瞬间,觉得自己付出再多都值得!

龙墨参加会议。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宋继祥 摄

  刚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时,我觉得,我在听力康复这个领域扎根多年,为聋儿群体鼓与呼是自己的责任。渐渐地,在履职过程中,我的视野变大了,由最初关注聋儿,后来关注所有残疾儿童,进而关注整个残疾人群体以及残疾人工作者。这份浓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一直激励我走到现在。

  这些年来,政府和社会特别关注0到6岁的残疾儿童,因为早期干预得当的话,他们完全可以融入社会。

  2009年,国家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残联启动国家救助项目,到2019年,人工耳蜗入户率接近90%!像我们中心毕业的孩子,入户率已经接近100%!现在国家提出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教会越来越好。

  “十二五”期间,有15.37万名听障儿童得到免费康复训练,18.85万名听障儿童家长得到培训及康复指导,7.19万名成年听力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我国对听障儿童的扶持力度远超其他国家,大部分听损孩子的境遇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在我看来,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是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的基础。而回归主流社会,这也是每个残疾人最大的愿望。

  地铁阶梯边轮椅传送装置蒙上的灰尘;残疾人与健全人“竞争”乘坐直角电梯;盲道被占,成为断头路……

  每每看到这些,我的内心悲喜交加。助残的硬件设施是好了,但是全社会的助残意识还很薄弱。

  2017年全国两会,我开始呼吁全社会要重视助残的“软环境”:全社会要增强助残意识,为残疾人享受公共服务提供友好环境。

龙墨参加会议。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宋继祥摄

  在工作中,我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每年,有200多个聋儿来到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接受康复训练。他们中,90%以上的孩子都符合进入普校的资格。但他们进入普校后却会遇到一系列的麻烦,比如说,杂音干扰。

  我发现如果能将普通教室进行吸音处理,给有需要的学生配备无线设备,就会极大提升听损儿童的学习效率。但目前除了特殊教育学校里有这种设备,普通学校还没有普及。我今年的提案也会涉及到普校融合教育这一部分的内容。

 

  建议一:建立健全普校融合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1.建立健全普校融合教育服务规范或制度。针对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对普校应具备的硬件设施提出明确要求。

  2.通过试点运行,建立融合教育标准和评估体系,以监管教学质量。

  3.建立教师激励制度。对承担残疾学生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津贴上给予倾斜。

  4.以医教结合的形式巩固残疾学生康复效果,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学业、心理疏导等个性化关怀。

  建议二: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建立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同时,推动更多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让残疾人得到更多便利、安全、实用的辅助器具和服务。

  讲真的,想要在这个行业里面得到荣华富贵,根本不可能!但,总有一个原因,让你非要去做不可!

  这几天,央视《新闻联播》闪过一个我的镜头,很多家长看到以后就给我留言,说很感谢我们的帮助。我觉得就是这种信任,支撑鼓励着我继续走下去。

  而我,也会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积极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残疾人发声!(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瑞玲 宋继祥 卢冠琼 实习记者 罗春昊 虞芳瑜 李沁芳 韩江雪)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