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喜饶尼玛|民国涉藏那些事 > 专栏文章

这位藏族青年见证了从北平到北京的历史性时刻

发布时间:2022-07-02 14:15: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1949年8月9日-14日,北平市中山公园彩旗招展,红绸舞动。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在公园的中山堂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新政协筹备会议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之前召开的。

  其时,要建立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已然成为历史必然,为迎接这一光辉时刻,北平市军管会和人民政府提出请示,召开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无疑,此次会议非常重要,在当时的北平乃至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参加会议的332名代表齐聚一堂,来自北平社会各界,“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皮帽的,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对此次会议的评价极高,他认为:“这6天学到的抵过了过去6年,甚至30多年。30多年来我所追求的梦想的,在这6天里得到了。这是什么呢?是民主。”

  这是解放后,北平在全国首次召开这样的会议。毛泽东主席出席了此次会议,发表了重要指示。会议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政府选聘的4名少数民族代表。其中的藏族代表是来自青藏高原,正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就读的多杰才旦。

  1925年,多杰才旦出生在青海省湟中县,在当地念完小学、中学后,1948年9月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上学。大学期间,在人民解放的大潮中,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进步学生运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无疑,他是藏族青年知识分子中较早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革命活动者。北平和平解放后,他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联系,谋求早日解放青海。

  时年49岁的中外著名法学家钱端升先生在会议上见到了这位24岁的藏族学生,一番交谈,他被这位质朴热情的青年人打动。他在大会发言中充满感情地提到,我在会议中认识了藏族代表多杰才旦先生。多杰才旦先生能够参加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象征了我们新的、好的民族政策,说明了全中国各民族的团结。

  北平解放以来,多杰才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用全力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此次会议也是他首次参加的重要会议,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委会在北平市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多杰才旦作为藏族候补代表参加会议,参与和见证了国家的巨变。会议通过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设于北平市,同时将北平市改名为北京市。

  此后,多杰才旦继续投身革命。他后来回忆说:自己在“北京解放后,因革命需要进入中央民委(1954年更名为国家民委)工作,在藏民组成立后担任组长。1949年底,中央为解放西藏作准备,在北京成立了藏民研究班。这个研究班的学员,主要是原来国民党无锡边疆学校的藏族学生和菩提学会个别懂藏文的汉族学生,他们先是被转送到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藏文,这个研究班成立后,便将他们与华北革命大学的两个藏族学生集中起来。”

  1950年2月1日——中央民委举办的藏民研究班举行开学典礼。研究班开办期间,朱德副主席、周恩来总理,以及林伯渠、乌兰夫、刘格平等作了讲话和报告。多杰才旦主要协助从内蒙古伊克昭盟调来的韩戈鲁同志,请中央领导和一些专家给他们讲课、作报告,讲《共同纲领》和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等内容。

  半年后,研究班结束,韩戈鲁同志带着这些同志到西南局,归并到了十八军,准备进藏。后来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成为西藏革命的领导骨干。如藏民研究班的曾追朗杰于1950年9月分配到18军52师156团担任藏文干事。10月16日,曾追朗杰随团骑兵侦察班追击敌军,遭到敌军第三代本伏击。他和全班战士一起奋勇作战,不断用藏语向藏军喊话,宣传解放西藏的方针和我军政策,直至牺牲,年仅19岁,是为解放西藏献身的第一位藏族干部。再如研究班的雍丕后调到18军,在随军进藏途中入党,后来曾担任过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民委主任、西藏大学党委书记。

  西藏和平解放后,多杰才旦先后担任过政务院文委西藏工作队社科组副组长,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自治区农牧厅厅长,文教局、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社科院筹备组组长、院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拉萨市委第一书记,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等职。1985年,他奉调赴北京先后任中央统战部顾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总干事,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13年7月6日,多杰才旦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雁过留声,星月同辉。历史不会忘记每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过贡献的人!(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人/喜饶尼玛)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