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雪域长歌 > 第二章

先遣部队入甘孜

张小康 发布时间:2019-07-25 14:15:00来源: 《雪域长歌》

  1950年3月,十八军先后组织了先遣支队和两支先遣部队向西行进,进入藏区。其任务是:调查西藏的政治、军事情况,提供制定政策的意见,调查进军路线,筹措物资,组织运输等。

  3月29日,十八军前指及北路先遣部队五十二师一五四团从乐山出发,揭开了向西藏进军的序幕。时任该团宣传干事的刘广润说,出师动员大会上,一五四团接过军党委授予的“进军先锋”锦旗,部队在乐山人民热烈的欢送中,乘汽车向西康省省会雅安进发。

  进军伊始,十八军将前指设在雅安,至康定后兵分南北两路,分别向各处目标前进:北路为主要路线,由康定向西北直奔甘孜(行进路线最长);南路为辅助路线,由康定往西开向巴塘。之所以选择甘孜方向为主要进军路线,是因为这条路线相对南线而言地形起伏较小,而且还有一条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修筑过、后来废弃了的简易土公路。这条简易土公路的确足够“简易”:刚竣工时国民党政府交通总局曾拉上新闻记者组成“试车团”试过,来回一千六百公里走了四十四天,每天平均不到四十公里,还不如人走得快。一路上真就是:“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停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到了甘孜,举行了一个通车庆祝仪式,拍了一张相片刊登在报纸上。那次试车一完毕,这条土公路就再也没有通过车,也没有人维护。时间一长,原有的两百余座大小桥梁多为山洪冲垮,桥墩、桥台所剩无几;路面、路基也多塌陷。

  3月31日,先遣队抵达成雅公路的终点雅安。再向西行,已无公路,物资全靠人背马驮。

  由雅安再出发时,部队总共只能携带二十天粮食。为确保这点粮食能吃到甘孜,先遣部队加大每天的行程。一五四团从两路口翻二郎山到鸭子口宿营,再自折多塘翻折多山至长春坝宿营。在海拔四千米上下的雪域高原,每个战士负重七八十斤,每天如此长距离的徒步行军,体力消耗极大。

  部队遇到的第一座铁索桥横跨飞仙关两岸。桥面上只铺着稀稀拉拉的窄木板,左摇右晃得很厉害,人踏上去心慌、眼花,骡马根本走不了,于是卸下驮子,由人扛过去,再赶着骡马泅水渡河。驮子轻的一百二十斤,重的一百四十多斤,最重的电台设备达到一百八十多斤。

  侦察科科长李奋带头扛起最重的驮子,大家都上来争抢。铁索桥不到两米宽,离水面倒有二三十米,人踩着稀稀拉拉的窄木板,再扛上那么重的驮子,随时都有失去平衡掉下去的危险,场面极为惊险。二十几个人过一个铁索桥竟用了两个小时。那一路,接连过了四五座铁索桥。最长、晃得最厉害的要数泸定桥。这座因当年红军抢夺而闻名的铁索桥,长一百多米,侦察科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全部通过。

  二郎山东坡大雪覆盖,一过山顶西面居然没有一点儿雨雪。东西两面气候截然不同,泾渭分明。下到泸定桥边,海拔骤然降低,就好像头一天还在二郎山上过冬天,第二天就来到温暖的大渡河边。

  康定西去,当地称“出关”,意味着进入了藏区,海拔越来越高。进入藏区的第一座高山是折多山。此山藏语称“居拉”,意为“肠子山”,因盘山小路弯弯曲曲状如肠子而得名。

  折多山海拔四千三百多米,空气稀薄,山顶寸草不生,军人们真正领教到了雪山的厉害:感到明显的缺氧,气喘不上来,胸闷得厉害,脸都憋得乌紫乌紫的。开始时先遣部队还是按照内地行军惯例,走五公里歇十分钟,走十五公里“打个尖”1;后来眼看掉队掉得不成样子,后面的人离得越来越远,只好改成一二公里一歇,快到山顶时,每隔五十米或一百米就要歇一歇,喘喘气。

  过了折多山西麓,几天后进抵松林口,这是康北著名的森林区。行进在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中的小径,太阳透过婆娑的林间,一道道金光洒满林梢,空气格外清新,感觉如入仙境。长途行军的劳累顿时被这大自然的美丽驱散。

  抵达将军桥,进驻炉霍县时,天气突变,雨水加冰雹,铺天盖地。翻过罗锅梁子山,北路先遣部队看到入藏区以来第一个大寺庙—觉日寺。此地距甘孜只剩下两天的路程。从雅安到甘孜总共六百余公里,部队初试高原徒步行军,跋涉二十四天。

  1950年4月28日,北路先遣部队三千余人精神抖擞地进入康北重镇甘孜。

  注:1打个尖:四川方言,非正餐时间临时性地吃点东西。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