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1 >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 独家策划 > 原创新闻

【雪域欢歌70载 西藏启航新时代】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澎湃活力

发布时间:2021-08-26 16:46: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手工碾磨青稞、传统的酥油桶、藏式火炉……今年7月,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赛马艺术节期间,人们在观赏赛马比赛的同时,也前往传统游牧文化体验区,了解藏北草原上的优秀传统文化。

  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开启了西藏文化发展的崭新进程。国家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弘扬和发展。赛马节、藏历新年等一大批群众性文化传统节庆得到继承和创新,藏戏、唐卡等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澎湃活力。


图为拉萨市尼木县水磨藏香


图为2021年7月那曲市班戈县举办赛马艺术节


图为2021年7月那曲市班戈县举办赛马艺术节期间展现的传统文化 摄影:王媛媛


图为尼木藏香制作中

  淙淙溪水边,水磨正将柏枝碾磨成粉末,这是制作尼木藏香的主要原材料。如今,尼木藏香正逐渐走出高原,被世人熟知。尼木藏香非遗工艺得到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同时,也正在致富路上吐露阵阵芳香。

  生长于尼木的旦增曲扎,自幼酷爱尼木藏香制作,11岁便跟随当地手艺人学习尼木藏香制作技艺。2005年,旦增曲扎在拉萨开办起尼木藏香制作工坊。现在,旦增曲扎的公司成了西藏自治区首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去年年底还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

  “作为一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我明显感觉到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可见度和美誉度在不断提高。”旦增曲扎记得,2009年去北京参加一个展览,当时许多人都不知道藏香是什么,对尼木藏香也不了解。去年10月,他到山东济南参加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发现对尼木藏香感兴趣的人很多,他们问的也特别细。

  旦增曲扎说,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主要销售尼木藏香以及香包、香枕等新产品。未来,他想要将尼木藏香销售到更多地方。“本身这就是西藏的一个传统文化产品,我们把质量品质管控好,肯定能打开更多的市场。”


图为罗布正创作堆绣唐卡 摄影:王媛媛


图为罗布创作的堆绣唐卡局部 摄影:王媛媛

  当尼木藏香的阵阵香气飘到拉萨市城关区夺底街道的一处藏式小院里时,罗布正和徒弟们忙着各自手上的针线活儿。飞针引线的37年里,罗布的双手早已布满厚厚的茧子,他制作堆绣唐卡的技艺越来越娴熟。堆绣唐卡这种“绣”出来的唐卡也逐渐走出“深闺”,让大众熟知。

  2013年1月,“藏族唐卡—拉萨堆绣唐卡”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布也在2014年成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萨堆绣唐卡代表性传承人。今年,“藏族唐卡—拉萨堆绣唐卡”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随着拉萨堆绣唐卡的知名度更高了,慕名前来学习的人也多了起来。罗布也有机会走出去,参加一些非遗类的活动和培训班,认识了绽放在祖国大地上的更多传统手工技艺。

  他认为,拉萨堆绣唐卡历史悠久,制作上的原材料比如马尾毛,必须要真材实料,但制作的技艺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作出创新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未来,罗布希望自己创建的拉萨策门林民族手工传承中心规模能得到扩大,这样才能招收更多有兴趣学习堆绣唐卡的人,尤其是一些家庭困难的人。他说,“传承拉萨堆绣唐卡是我的责任,我会一直做下去。”

  《西藏的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显示,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09亿元,用于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以及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基地建设等。目前,西藏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格萨〈斯〉尔、藏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06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60项,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522名。

  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的同时,当地的风俗习惯也得到充分尊重。藏历新年、拉萨雪顿节、那曲赛马节等一大批群众性文化传统节庆得到继承和创新。近年来,增设“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及日喀则珠峰文化节、山南雅砻文化节、林芝桃花节等各种文化旅游节,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展示了新时代西藏人民的精神风貌。(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媛媛)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