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1 >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 今日西藏 > 生态文明

听他们讲述西藏生态保护的故事——守护雪域高原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发布时间:2021-07-30 09:16: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并就西藏生态保护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谆谆嘱托,充分显示了总书记对于地球第三极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

  在这片神奇壮美的土地上,人们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后应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我们从总书记此次考察行程中选取五个地点,请来相关工作者为您讲述生态故事,并请专家深入阐释、提出建言。


近期,藏北草原气候温暖,西藏班戈县青龙乡牧民在草原上做游戏。新华社发

  做好水文章 让湿地滋润幸福生活

  讲述人:西藏林芝市水利局正高级工程师、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 顾立忠

  雅尼湿地,一个典型的高原河流型湿地,位于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和巴宜区境内的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河面海拔2920米,总面积8738公顷,距离市区大概25公里。

  就在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尼洋河大桥,远眺雅尼湿地,听取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并作出殷殷嘱托,这让我们感到守护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责任重大。


几只水鸟在西藏拉萨的拉鲁湿地嬉戏。新华社发

  尼洋河流域是生态环境优良区,水生态初始状态较好,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和敏感区。一方面,水量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只有70~80立方米每秒,洪水期可达到3500~3600立方米每秒,给草皮草甸的保护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根据相关专业部门研究,高原上几厘米厚的草皮草甸需要成百上千年才能形成。为有效防止湿地萎缩,我们采用生态护岸的方式对岸坡进行防护,不影响湿地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湿地上游城区段处于河谷之中,风大,枯水期滩涂裸露严重,漫天灰尘,影响百姓生活。我们从人水和谐角度,用好保护和利用的辩证法,努力加强水资源保护、做好水生态修复工作。

  以前的尼洋河,没有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供需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2018年底,我们启动了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所有审查,正待政府批准。2021年6月,我们又完成了尼洋河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实施方案的制定,为尼洋河流域和雅尼湿地的水安全提供了支撑保障。

  现在,我们正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积极推行“河湖长+检察长+警长”联动机制,与各成员单位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我们还清查排污口,进行地毯式的垃圾清理,为湿地内水生态、水环境保驾护航。

  如今,雅尼湿地水波潋滟,草木葱茏。我们会继续做好水文章,让湿地美景滋润幸福生活。

  用好规划之“笔”,绘出城市新图

  讲述人:西藏林芝市自然资源局四级调研员 樊红亮

  林芝素有“雪域江南、人间净地”之美誉,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形成了奇丽的自然景观。

  从1997年7月参加工作算起,24年来,我亲眼见证了林芝生态得到全面保护,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6年城区面积仅有1.1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万人,今天全市建成区面积15.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6.7万人。如今,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92%,人均绿地面积23.16平方米。林芝就像一颗明珠一样镶嵌在森林里,使得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环境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牵引这些变化的,正是我们手中的“笔”划出的“线”。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统筹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在工作中,我们意识到,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个硬杠杠,是科学规划的坐标系,要以强有力的措施将城市规划的刚性约束执行到位。


雅鲁藏布江山南段树木葱郁。新华社发

  循着这样的思路,2018年林芝市生态红线划定保护区面积占市域国土面积比例为72.83%,其中,禁止开发区等各类保护地面积占市域国土面积比例为27.98%;2021年5月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的初步成果显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市域国土面积79%,增加了6.17%,特别是我市墨脱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县域面积达95.63%。

  城市规划建设这张答卷分数如何,百姓最有发言权。如今,一幅幸福林芝、繁荣林芝、绿色林芝、美丽林芝、和谐林芝相映生辉的图景正铺展开来。我们也正在抓紧编制《林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建立能用、管用、好用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机制,实现一张图规划、一个平台监管,构建新时代林芝市国土空间新格局。

  办好“绿色银行”,“存”住绿水青山

  讲述人: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绿色银行”管理员 益西曲珍

  我今年26岁,是去年刚到嘎拉村的乡村振兴专干,现在主要负责“绿色银行”管理工作。

  在村里办“绿色银行”,源于我的一次探访。我的一个朋友在工布江达县,他们村里开了一家“绿色银行”,我去参观时发现这个制度非常契合嘎拉村的情况。我们村在318国道上,一年四季游客特别多。尤其是每年的桃花季,人流大,垃圾也多,很多游客喝完瓶装水随手就把瓶子扔了。回来后,我就找主任和书记汇报了情况,大家都觉得这个制度值得推广,于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筹备,今年年初开始运营。

  以前我们要组织群众扫垃圾,但由于大家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忙,每次组织起来都很难。“绿色银行”开办后,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自己去捡可回收垃圾,拿到“绿色银行”来兑换积分。我们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别进行分类称重,按照对应标准计算积分,兑换各种商品,提高大家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绿色银行”很受欢迎。村民聪吉,4月30日拿来了易拉罐、纸板、玻璃瓶、饮料瓶,一次性获得积分25000多分,兑换了方便面、牙膏、水瓶、垃圾袋等生活用品,账上还剩下500多积分。游客过来旅游的时候,我们也会告诉他们有这样一个“绿色银行”,请他们不要乱扔垃圾。

  如今,身边的环境实实在在变好了。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了解“绿色银行”兑换商店情况,村民们都很兴奋。我也会以此为激励,办好“绿色银行”,“存”住这里的绿水青山、美好风光。


“绿色银行”咋运作,一起来看看

  在工布公园,感受幸福生活的模样

  讲述人:西藏林芝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城市建设科科长 陈芳英

  林芝古称“工布”,是峡谷的意思。工布公园是西藏占地面积最大、树种最丰富、功能最齐全的城市中央公园。

  工布公园总占地面积约68万平方米。这里之前是一片防风林,每年春夏之际,杨絮随风飘散,影响市民健康;由于建设年代较久,一些地方植被稀疏、地表裸露。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现有场地很难满足。于是,在确保原有绿地“公共功能基本不变、湿地功能不变、生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对城市绿地进行提升改造,建设了集儿童公园、生态公园和工布商业街三大功能区于一身的工布公园。

  建设者们主动加班加点,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往前赶工期,因为早一天建成,市民就能早一天享受到舒适。目前公园已投入使用。去年六一儿童节,儿童公园试开园,邀请林芝市民和广大游客参观体验。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在林芝也能坐上像成都一样的过山车,太高兴啦!”

  以前,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家长们只能带着孩子去河边玩沙子。现在,这座现代化公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阵连着一阵,家长们脸上也绽开了笑容。

  在生态公园,人们可以体验工布民俗、感受林芝城市文化。在工布广场上,有一座主题雕塑——毕秀之子。“毕秀”是响箭的藏语音译。工布响箭有着1600多年历史,被列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工布地区庆祝丰收、迎接新年等重要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竞技娱乐。射响箭的人物雕像直观呈现了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也让游客们感受到一种文化传承。目前,工布商业街还在建设中,我们会充分借鉴林芝传统建筑结构肌理和建筑色彩,打造一条具有林芝韵味的商业街巷,让它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新打卡地。

  现在,每当夜幕降临,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走,去公园散散步”。我想,这就是幸福生活的模样。

  沿拉林铁路,看千里绿色长廊

  讲述人: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环保工程师 王玉民

  今年6月25日,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从设计到施工,我们十分注重环境保护,从规划设计源头、施工过程控制、生态恢复等各环节全过程入手,做好全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拉林铁路沿线处于高原高寒地区,生态十分脆弱。项目开工前,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原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委托设计单位完成了环境敏感区行政许可、环评批复、水保方案批复等前置条件办理,确保开工建设依法合规。为提升建设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意识,公司建立了“共性问题统一培训、个性问题单独讲解、施工单位逐级培训”的全新培训模式。我们还组织编制了《施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手册》《沿线野生动植物图谱》等各类培训教材,印发至参建单位,给他们提供参考和指导。

  6月25日,全长4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拉林铁路建成通车。图为6月16日,试运行的复兴号列车在拉林铁路上行驶。新华社发

  开工以来,全线6000余人次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环保培训,8900余人次参加了各参建单位自行组织的环保培训,实现了环保培训全覆盖,为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

  拉林铁路沿线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古树名木等,环境敏感点较多,给临建选址带来极大困难。通过优化临时工程布局,严格落实“保护优先、少占土地、表土剥离”原则,临时工程占地比环评阶段评估数量减少约35%,对拉林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拉林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大大缩短了往返于拉萨、山南、林芝之间的通行时间,对更好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回想起建设过程,不仅仅是修建一条铁路这么简单,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一次大检验。

  如今,拉林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旅客沿途不仅能欣赏到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还能坐看绵延数千里的绿色长廊。看着拉林铁路上飞驰的高原“绿巨人”,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尕玛多吉、赵斌艺、王斯敏)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