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1 > 党史学习教育 > 党史百年

白山黑水 忠魂永驻(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21-10-13 13:59:00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11位军长雕塑。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供图


杨靖宇戎装铜像。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供图

  国庆期间,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的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迎来了一批批凭吊者。

  81年前,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吉林省濛江县(后改名靖宇县)与敌人战斗时壮烈牺牲,年仅35岁。

  1958年2月,杨靖宇烈士陵园在通化市浑江东岸靖宇山揭幕,同时为杨靖宇举行殉国18周年公祭安葬大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敬献花圈。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位于杨靖宇烈士陵园内,2005年建成开放。

  步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靖宇将军的高大铜像:身穿大衣,头戴皮帽,手扶枪匣,气势凛然。苍松翠柏肃立于道路两旁,兵器园、陵堂、纪念馆、生平业绩展厅等几座建筑依次排布。人们到此不由得放慢脚步,对着铜像脱帽鞠躬,满怀敬意走进纪念馆,聆听抗日英雄的故事。

  “消息树”彰显革命智慧

  提起杨靖宇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是河南确山人。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工作,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1933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在东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杨靖宇积极响应,广泛联合各支抗日队伍。1934年,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成立,杨靖宇任总指挥。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称颂其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六个篇章,分别是“屈辱篇——民族苦难”“义勇篇——还我河山”“众志篇——烽火关东”“喋血篇——配合抗战”“艰苦篇——烈忾英魂”“胜利篇——东北光复”。在第四部分“喋血篇”,陈列着两根看起来普通却别有意义的木头,被称为“消息树”。仔细观察,刻在木头上的文字隐约可见。

  “‘消息树’在抗联部队互通有无、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宣教部部长姚帅如告诉记者,东北抗日游击战最艰苦的时候,为保存实力,抗联部队转战于深山密林之中,战士们充分发挥智慧,将随处可见且不易被敌人注意的木头改造成“消息树”,作为部队之间沟通联络的工具。

  姚帅如讲起了一个“消息树”立功的故事:1936年,在集安市老岭山区二道崴子,杨靖宇率部伏击伪奉天骑兵教导团。抗联队伍提前埋伏在骑兵教导团的必经之路,当走在前列的3个敌兵踏进埋伏线时,杨靖宇立即命令警卫员将消息树放倒,鸣枪为号,以示伏击开始。这场伏击战共俘敌200多人,缴获三号迫击炮一门、重机枪一挺、三八轻机枪两挺,还有大量的粮食、布匹和其他军用物品。

  “‘消息树’的另一个作用是抗联战士们练字的工具。”姚帅如介绍。考虑到大多数战士出身贫苦,抗联部队里建立了识字班。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树干、树皮、雪地……都成了战士们的练字板。

  “携手吧!共赴国难,振长缨,缚强奴……”展厅里响起铿锵有力的抗联歌曲,屏幕上浮现出战士们在密营里储备军需、宣传抗日、缝制冬衣等一系列画面。密营由原木搭建,顶盖用树皮树枝覆盖,便于隐匿在山林之中。功能比较完善的密营群落,包括指挥部、兵营、厨房、药房等。“这些深山中的密营遗迹,是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条件下发挥革命智慧、坚持斗争的见证。”姚帅如说。

  马鞍见证不屈意志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这首《露营之歌》,是经历过50天断粮危机的李兆麟将军和战友们在东北抗联西征途中所作,战斗的艰辛从中可见一斑。

  在杨靖宇将军生平业绩展第一陈列室,有一只破旧斑驳的马鞍,它陪伴了杨靖宇的西征历程,也见证了抗联战士们不畏艰险的钢铁意志。

  为打通东北抗联与党中央及关内红军的联系渠道、摆脱东北抗联孤军苦战的被动局面,1936年6月、11月,杨靖宇组织抗联一军一师、三师先后两次西征,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消灭了一批敌军有生力量。

  1936年秋,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师骑兵部队从长白山根据地出发,向热河方向西征。当队伍到达辽河岸边时,由于辽河尚未封冻,部队无法继续前进,先行至一个岔沟休整,却逢敌人集结7000人的兵力赶来包围。敌人在沟外喊话,许以高官厚禄,威胁酷刑斩首。然而任凭敌人软硬兼施,战士们始终严守纪律,不为所动。两军对峙到深夜,杨靖宇下令突围,十多名战士率先向敌人的帐篷匍匐前进,靠近后投掷手榴弹,随后骑兵大队快速突围,一连穿过敌军8道帐篷搭成的封锁线,冲出包围圈。

  这次西征被党中央评价为“东北抗日联军同由陕北向长城移动中的抗日红军相呼应的首次试探”,对打击日本侵略者意义重大。抗联部队所到之处,百姓欣喜相传:“东山里的红军打过来了!”

  展墙上一幅老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姚帅如介绍,这是杨靖宇的女儿马躲在向自己的女儿讲述“躲儿”这一名字的来历。1928年秋,杨靖宇被党组织派往河南信阳,临行前,他回乡看望家人。此时他的女儿刚出生5天,妻子郭莲让他给孩子取名,杨靖宇说:“我为了干革命东奔西走,你们因为我东躲西藏,这孩子就叫‘躲儿’吧。”此次分别后,杨靖宇再也没有回过家,而郭莲直到去世都不知道化名杨靖宇的抗日英雄正是自己的丈夫马尚德。

  听完了躲儿的故事,不少参观者悄悄抹起了眼泪。

  炕桌体现团结力量

  在第二陈列室有一张照片,记录了杨靖宇牺牲时的遗物,其中有一把大镜面匣子枪。“这把枪是杨靖宇将军牺牲前,向敌人射出最后一排子弹的双枪之一。它背后还有一段团结抗战的故事。”姚帅如说。

  1935年,东北抗联部队联合抚顺抗日“山林队”共同作战。杨靖宇让随从人员赠送给“山林队”领头人朱海乐的部下两支步枪,作为联合抗日的纪念。朱海乐深受感动,便把自己经常使用的大镜面匣子枪送给杨靖宇,当作并肩作战、坚决抗日的信物。从此,这只手枪一直伴随在杨靖宇身边,直至生命的最后。

  东北抗联军在艰苦环境中持久奋战,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展厅左侧摆放着一只炕桌,这是抗联部队经过长白山单大娘家时用过的。

  “九一八”事变后,不少土匪打着抗日的旗号大肆劫掠,以至于村民们听说“部队来了”便心惊胆战。一次,抗联部队路过长白山一处屯子,想要借宿一晚,里面的农户却怎么也不肯开门。第二天,天色刚亮,村民单大娘蹑手蹑脚开门查看情况,看见地上整整齐齐睡满了人。一名战士过来道歉:“大娘,天太冷了,我们把您家的谷草拉开当铺垫了,这就收拾好!”

  单大娘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抗联战士,接连说了几声:“你们真好,真好啊!”她请战士们进屋,在炕桌上招待了早饭。部队临走前一家家访问乡亲,宣传抗日思想。等到队伍集合准备出发时,屯子里的大人小孩纷纷出来欢送。

  回顾抗联历史,鱼水情深的故事比比皆是:急行百里为部队送鞋的“鞠百川”,严守抗联战士行踪秘密的村民,不给百姓添麻烦、不和百姓过春节的部队规矩……时隔多年,研究党史的同志走访抗联部队战斗过的地方,许多村里的老人对他们的故事记忆犹新,有的还会唱几句抗联歌曲。

  “每年都会有许多远道而来的参观者,清明、‘九一八’、国庆等时节,前来缅怀先烈的人尤其多。”姚帅如说。身处和平年代,人们依然铭记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永远缅怀那些挥洒热血的民族英雄。

(责编: 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