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忆红军进藏峥嵘岁月 重温军民鱼水之情

发布时间: 2019-05-31 16:14: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1950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沉浸在解放的喜悦中,全国人民正在为建设祖国而摩拳擦掌。此时,一支上万人的队伍,在雪山上跋涉,在荒野中行走,在激流中前进。69年后的今天,伟大的祖国日益强盛,革命先烈的精神仍需传承。让我们一起重走十八军进藏路,重温红色记忆。

  中国西藏网讯 5月30日,参加“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的十八军老战士及十八军后代一行来到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感受当年红军进藏时的峥嵘岁月,重温军民鱼水情。

  康藏地区地处高寒,全年无霜期只有几十天,唯一的农作物就是青裸,且产量极低。最好的年成里,人均年产量不过350斤。

  据史料记载,红四方面军4万多人的队伍在此活动几个月,第二方面军1万多人也一度在此停留,粮食供给十分困难。格达活佛所在的甘孜县白利寺,在支援红军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白利寺。

  白利寺位于甘孜县城西10公里的生康乡境内,全称为“百日利众生祥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全国著名爱国宗教人士五世格达活佛主持的寺庙。白利寺是1936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成立的甘孜“博巴政府”所在地。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保存了一张红军当年写的收条记载:“今收到白利寺拥护红军粮食一百卅(石)零八斗,政治部。”收条上有藏文盖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政治部印章”的篆体汉文圆形印章。另一张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收条上写道:“收到白利喇嘛寺青柯(稞)一共碗豆四十七石九斗,五十石,六月十三日,供给部。”收条落款处有李先念印章。另条上“五十石”系另收粮后补记的。

  仅据现存的这两张收条计算,在格达活佛的主持下,白利寺两次支援红军粮食就达7000余斤。这对仅有100名僧人的白利寺来说,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可谓是倾囊相助。


图为第九代孔萨土司德钦汪姆。

  在历史上,第九代孔萨土司德钦汪姆对红军的帮助也是有据可依,红军到甘孜县时她本人在青海,其家人将自家窖藏的约18万斤粮食支援给红军。

  甘孜县贵族也支援红军,绒坝岔头人拿瓦家族支援粮食10万斤,阿都土司5千斤,古龙和仁青多吉家1万斤,日普家族8千斤。


图为军民一家亲。

  红军在甘孜期间,得到了广大藏族同胞的倾力支持。甘孜县藏族人民和红军一起捻毛线,织毛线衣、毛袜子,封皮背心,赶制御寒衣物支援红军北上;还教红军识别可食用的野菜、可用的草药。红四方面军不仅解决了自己需要的大部分御寒装备,还给红二、六军团的战友们织了2万多件羊毛衣裤。


图为红军在甘孜,为高原人民宣传北上抗日思想。


图为甘孜群众送子参军。

  据初步统计,甘孜全县总共支援红军粮食120万石,牦牛200余头、马数10匹;生康乡支援红军30000多斤粮食;绒坝岔的2000多贫苦群众拿出了660多袋粮食;达通玛牧区支援牦牛140多头,羊毛10多驮;在甘孜的川陕商人,支援近5000斤羊毛;昔色阿拉龙村支援的牦牛在200头以上,马数10匹;红军走时,甘孜县支援数10顶帐篷,还选派了向导140余人;全县参加红军北上抗日的青年有10多人。


图为甘孜百姓为红军支援粮食。

  观展结束后,十八军老战士及十八军后代纷纷感慨,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灿烂的一章。红军长征在甘孜的英雄业绩和五世格达活佛为代表的甘孜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精神,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名垂青史,光耀大地。(中国西藏网 记者/周晶 孙健 图片均翻拍于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