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团队合影。才仁当智 摄
一年对于一个人的生命长河来说非常短暂,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是对于北京对口支援玉树的第四批第二期教师李悦、李保刚、胡永钢、李小朋、张新雪来说,因为从首都来到草原支教,这一年变得格外厚重,他们的人生因而重任在肩、使命光荣,用春风化雨的教诲,书写了人生精彩的一笔。
他们支教的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是一所玉树地震之后新建的学校。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操场、食堂、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会议室、宿舍楼以及教学器械都是崭新的。
同时,这里的教师队伍也是新集结的。在他们到来之前,学校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短板和弱项,例如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育理念不够成熟、教学效果一般,学校规章制度不尽健全等,亟需改进和解决。
如何植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健全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探索一条适合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之路,是第四批北京援青对口帮扶玉树这支教师团队的行动自觉、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
李悦是来自北京市怀柔第二中学的副校长、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2008年还在读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大二的李悦便入了党。这次来到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担任副校长,主抓理科教研,还有数理化、生物学科指导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说起北京市援青对口帮扶玉树教育工作,李悦说,对口帮扶相对落后地区体现了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李悦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北京和父母的身边。当第四批援青对口支援玉树的文件下来,符合相关条件的教师在她所在学校有4人。但是其他同志由于不是数学学科教师、父母无人照看、子女年幼、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等各种原因未能前往,于是“花木兰” 出征别无选择。
李悦在玉树的一年中,首先对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层次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并建议学校成立了各学科、各年级的备课组。她带头参加备课组的活动,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指导和改进;对20名数学教师进行跟堂听课、课后评课、听后即评;及时对教师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核心落实、学生课堂生成等方面给予指导。
李悦针对四高理科基础薄弱、教师教学经验相对欠缺,以及对高考的把握亟待提升等实际问题,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编写了对应人教版A版必修的1至5课堂导学方案,指导老师们更加准确理解教学内容。
李悦负责高三年级备考指导工作,她从落实知识点的角度细化了高三数学备考计划,整理出近五年全国二卷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帮助老师理解把握高考试题类型的考点和特点。
尕臧卓玛、刘世渊两位老师是李悦“传、帮、带”工作中带的“徒弟”,他们说:“李校长是一个非常认真和有责任心的带头人。通过她的言传身教,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开始有意识地注重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对自身教学反思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注重概念生成的讲解。”
李悦特别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课堂生成,开设了“援青教师示范课”,通过这一形式向教师展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知识内涵与逻辑脉络的学习。
“这一年的经历弥足珍贵。没有对口支援玉树的工作机会,也许这一生都不可能踏上这片大地。高原的工作、生活,让我经历了缺氧高反、长期失眠、体重锐减、免疫力下降等身体上的不适应。但是,在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坚定了初心使命,支教的经历既磨炼了意志,又陶冶了情操。”李悦满怀深情地说:“一年玉树行,一生高原情。在玉树,我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尤其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中央宣布全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作为对口支援玉树的一份子,深感自豪、倍感荣幸。在玉树大山大河的怀抱中,我的心胸不断开阔起来,抗挫折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得到增强,学会了‘报喜不报忧’。”2020年冬天,李悦脸上长了病毒性疱疹。在与北京家人联系时她尽量在室外,戴着口罩视频通话,不让家人为自己操心。
李悦说,我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我援青对口支援玉树的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尤其是爱人扛下了照顾双亲、子女的担子。
李保刚是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中学的英语老师。他在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担任英语教研室主任,主管教研、示范课教学工作。
李保刚说,这里的学生英语底子只有初中的水平,有的甚至连26个英语字母都不会。但是,这里的学生淳朴、好学。有一次,他问一个藏族学生为什么读书,学生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令他倍感吃惊和意外。这里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但是老师们干劲足、积极上进,面对压力知难而上。
李保刚将备课作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功。他尝试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学革新: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5名老师相互取长补短,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努力提高电教手段,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文化知识。改进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课后集体研讨,总结课堂中的优点,反思不足之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现场教学能力。针对高中生这个年龄段爱唱歌的特点,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举办全校性的英语歌曲大赛,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效果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老师和学生都有成就感。有的学生对李保刚说:“老师,这样的活动终身难忘!”
李保刚组织老师开展全校性的教师基本功大赛,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很高,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活跃了教学气氛。
李保刚老师具有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他来的时候父亲80岁,母亲76岁,孩子大的上大学,小的上幼儿园。在玉树期间父亲去世,他也没有多请过一天假,忍着伤悲将援青对口支援玉树的工作进行到底。他说:“爱人马明慧与我同校,是政治老师,她很理解我、支持我,全部事情由她一个人顶着,我三生有幸。我回去后,尽量减轻她的负担,脏活、累活我来干,好好弥补她,让她多一点休息。”
关于援青对口支援玉树的感受,李保刚说:“这一年是我这一生最难忘的经历。玉树人民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能够在祖国的三江源头有一年的教学经历,我深感荣幸。我要把这里教师的奉献精神和优良品质带回去,把动人的援青故事带回去,让更多人了解青海、了解玉树、了解三江源,共同为这里的教育发展添砖加瓦,为建设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而努力。”
胡永钢是北京市延庆区十一中的历史老师,2020年9月到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参加支教,担任历史课教研组主管兼教务处教学副主任,给高二班讲历史课。他讲课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每堂课刚开始时,学生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着,随着他由浅入深的讲解,学生们逐渐搬起凳子来到最前面听。学生们说:“胡老师讲的课很有吸引力。”
胡永钢说:“我讲历史一般将一些关联的事件穿起来,形成一个系统,这样学生就不容易混淆和犯糊涂了,而且可以培养他们通过历史事件对事物的发展有自己判断的能力。如讲改革史,把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俄国农奴制改革等穿起来讲。这样有助于学生提前预习和查阅相关的知识点,有助于课堂互动,教学相长。”他说:“如果想把一堂课讲活、讲好,首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乐于主动接受知识传授,而不是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只有互动才能达到师生间的完美配合。”
胡永钢认为教学要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有的要浅一些,有的要讲深一点,追求一种“听得懂,有提升”的教学效果。知识加能力并举,在课堂中提升自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读书,我推荐史书类书目。只有学好了历史,才能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祖国的凝聚力。
在对新教师的“传、帮、带”方面,胡永钢适时开展基本功培训,主要提升教师“如何说课的能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参与高三学生备考计划的制定。他带有李治华、沈凯、普措才尕三名新老师,经常在一起探讨教学计划,包括对一些难点的把握。在全校老师参加的示范课上,讲古罗马的政治时,他把教学经验和理念全部传授给老师们。通过交流、示范引领、相互学习,老师们学习到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胡永钢还将课件、教案,以及备课制、课堂评价标准、听评制度、教研组组长岗位制、备课流程等等内容,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方面的,都形成书面文字,以电子版的形式留给四高,推动学校建立教学资源库,助力四高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今后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年过四十,在高海拔地区做点事,挑战自己。”这是北京市密云区新农村中学(一六一中学密云分校)高中地理老师李小朋选择援青对口帮扶玉树的想法。
李小朋已经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21年了,他在“非典”火线上入党,当时不惧生命危险,给密云区高考考场消毒。时光流逝,他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那股精气神。
李小朋是地理教研组组长兼教研室副主任,主要负责培养和指导新入职教师,开设讲座,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备课、上课,如何撰写教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掌控,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理清教育与教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等。他带的地理学科年轻老师有马俊成、完么措、才仁拉毛等,他们说:“李小朋主任地理教学经验丰富,对知识点和高考的方向、动向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控,对我们开展教学工作有直接的提升作用。”
针对四高教学中产生的突出问题,例如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知识框架结构较薄弱,老师比较年轻,工作时间短、经验欠缺等方面的情况,李小朋课前备课,进班听课,指导老师课堂教学,了解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互动来突破学习难点,加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李小朋指导老师开展课后反思,从明确这节课的主线和指导思想入手,指出这节课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和失败之处有哪些,为今后如何改进提出建议。
李小朋强调,学习地理首先确定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其次是要在普及地理知识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会读图、会绘图),才能激发学生热爱地球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他成功地在全校组织开展了地理知识竞赛,竞赛分初赛、复赛、决赛,全校学生参与,老师作为评委进行点评,由学校负责人发奖状,展示优秀作品,这种教学形式得到了各方的好评。
在上示范课的时候,学生们普遍听课认真。但是,在“一对一”的课堂中,有时会出现“冷场”,没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李小朋采用点名回答的方式,同时让其他学生给回答问题者鼓掌鼓励,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时候他用“口误”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说“老师,您讲错了”,以此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李小朋经常用有关当地天气和风土人情的照片,给学生们讲解地理知识,使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地理时刻在你身边,学习地理是有用的,可以终身享用”。
李小朋说:“三江源景色美,歌舞之乡歌舞美,老百姓淳朴。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们对我们充满了期望,我们用初心和使命尽自己的努力给予他们帮助,一年玉树行,一生玉树情。”
张新雪,人如其名,长得白白净净的。她来自北京市景山学校景西实验学校,是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的语文教研室副主任,负责语文教研,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张新雪来到四高后,首先对学校、教师队伍、学生,以及软硬件配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工作目标和计划。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了教学培训,促使他们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和其他老师一起备课、听课、磨课、评课。同时,她又是学生们的知心姐姐。她觉得玉树学生们淳朴、善良、有礼貌,都有一颗求知上进的心。
她本来要在2020年要结婚的,但是为了完成援青对口支援玉树的工作推迟了婚期。她说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老师这一职业存在的价值。她来玉树时,被同事们赞美是“高原上的格桑花”。但是,通过在四高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她觉得这里的孩子们才是格桑花,一朵朵期待阳光雨露、期待绽放的格桑花。
她有一名学生叫桑求,性格腼腆,张新雪曾给他在字词句方面进行过细致入微的辅导,帮助他理解课文,增加阅读,积累知识,使这位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已经高中毕业考上大学了。桑求经常在微信中向她问好,说张新雪老师让他变得阳光、开朗,说她是自己心中永远的老师,最美的知心姐姐。
张新雪在四高做了很多工作。她和同事们一同探索出了“面对面、点对点”帮扶年轻教师成长的模式和路径。学科方面,为了丰富学校的教学形式,活跃校园文化,她推动学校举办了各项学科活动,举办了汉字听写大赛、书法比赛、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征文比赛,发放学习汉语拼音调查问卷,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通过高三年级的教学实践制定相应的备考计划。她根据课本内容编排了红色课本剧《红船精神》,深受学生的喜爱,得到了老师们的称赞。
在四高期间,她临时受命,为高一7个班代政治课,为期三个星期。她说:“虽然是代课,但是我把这次机会当成深度接触孩子们,与他们心贴心,了解他们所思所想的机会,也想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鼓励他们去新的领域体验更为宽广的世界。”她说:“蓝天白云、草原牦牛,令我心旷神怡,心胸宽阔。虽然有高反带来的各种不适,但是精神上的收获很多。我深刻体会到教书育人任重道远,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各方条件艰苦的高原,教师更要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想和耐力。一次玉树行,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历练了我,成长了我,磨练了意志,这份经历让我终身难忘。”采访结束时,即将回京的张新雪老师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一次玉树行,一生玉树情。”这是援青对口支援玉树教育的一批批北京优秀教师们共同的感悟和心声。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来到天上玉树、三江源头,用大爱浇灌着草原上的格桑花,使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留下来了。援青教师用对教育的热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玉树大地播撒太阳般温暖的真情,竖起雪山般高耸的丰碑。
“阿爸阿妈娘家人,恩人亲人北京人。”北京教师的无私奉献令人动容,激励着玉树各族儿女为建设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而努力奋斗,鼓励着草原的万千学子拼搏向上,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