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home

【统战新语】【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基层社区构筑守望相助的北疆多民族家园

发布时间: 2024-07-12 10:26:00 来源: 统战新语

  在中国的北部边疆,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等多民族群众居住在广袤的草原与肥沃的土地上。这里农牧区广泛分布,地理位置独特、民族文化丰富,由多个民族共同绘制的一幅幅和谐聚居的生动画卷,在一个个基层社区铺展开来。

  “统战新语”近日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内蒙古,从走访的多个社区感受北疆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特点的多民族家园。

  条件改善夯实交融之基:“忧居”变“喜居”

  社区连着千家万户,多民族社区是各民族和谐聚居的生动缩影。过去,因为冬季的恶劣气候,北疆农牧区的许多地方居住环境堪忧。优化居住环境,提升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内蒙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

  2021年至2023年底,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投入180多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710个,惠及250多万居民。随着基础设施升级、小区环境改造、医疗教育等综合服务优化,各地社区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位于中蒙边境的兴安盟阿尔山市森旺社区,有包括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彝族、朝鲜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黎族在内9个民族的群众在此居住。这里是阿尔山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社区,夏日的阳光洒进红色回迁楼的敞亮新居,4000多位居民彻底告别“劈柴烧火的日子”。  


图为阿尔山市森旺社区内景,这里是该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社区。

  自2014年以来,阿尔山市累计投入近50亿元,让3万名群众“出棚进楼”。

  “原来上厕所都在屋子外头,我们就盼着有一天能住进楼房。”2018年从“板夹泥”棚户区搬入森旺社区的蒙古族居民张艳说,住进小高层居民楼,洗澡都在屋内,做饭用的是液化气,再也不会像过去“烧完煤,手就全变黑”。

  在社区活动室,她介绍,退休的老人们白天可以打乒乓球、台球,晚上可以在图书馆看书、打桥牌,“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不分彼此,大家在一起活动,也不会想着你是什么民族、我是什么民族”。

  兴安盟多年来坚持以发展为钥,以小财政改善大民生,近75%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共筑互嵌式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阿尔山市这座北疆小城是改善各族群众居住条件、构建民族团结和谐家园的典范。

  森旺社区志愿者张梦莹说,如今,阿尔山市各族青年回乡择业逐渐成了一种趋势。一方面因为阿尔山这些年因旅游、生态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变多;另一方面,大家确实看到家乡越来越美,居住环境一流,人们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再到“喜居”的转变。

  文化互通搭起交融之桥:“朋友圈”在同一方天地扩大

  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绘一幅画……社区是各族群众朝夕相处的大家庭,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通的一方天地。

  在内蒙古的东部,赤峰临潢家园社区的乌兰牧骑排演大厅内琴声悠扬,社区居民在乌兰牧骑队员指导下载歌载舞;书画室翰墨飘香,书法爱好者们挽袖执笔、挥毫泼墨;民族传统工艺区欢声笑语,大家正在交流刺绣和编织的方法……该社区住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13个民族群众。结合多民族共居共享共乐的实际,社区通过组织文艺活动,丰富社区生活,各民族居民之间的心灵距离更近了。

  当采访团一行到来,临潢家园的兴安乌兰牧骑队正在队长杨柳的带领下排练舞蹈《黑骏马》。一曲舞毕,杨柳便虚心地向现场的赤峰市乌兰牧骑队指导老师“讨教经验”。


社区居民在乌兰牧骑队员指导下载歌载舞。

  杨柳介绍,社区队员大多由退休人员组成,过去五年,队伍人数从19人增加到近百人,演出场次达近200场。“我们每周都会聚在一起排练节目,有时候还会外出比赛和表演。社区是我们相互了解和联络感情的地方。”

  作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69岁的朝格在2016年退休后当起了志愿者,此外,他还是书画班的老师。“蒙文书法是从左往右书写,汉字书法是从右往左。”在书法课桌前,朝格向学员们示范。他对“统战新语”说,一些老人喜欢写汉字,也有人习惯写蒙文,“在我看来,学写书法是提供大家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社区有了这么一方天地,也为各个民族的居民提供交流的平台”。

  在赤峰临潢家园社区,李贞子(右)、刘海燕坐在民族工艺编织刺绣课的桌前,她们一边缠线,一边讲述着这些年发生的趣事。

  民族工艺传承区里,志愿者高娃带领围坐桌前的“同学们”编织各类毛线织品,丝线绣出来的花鸟图案引起记者们的注意。朝鲜族居民李贞子和汉族居民刘海燕是“老搭档”,属于“零基础”学员的她们连续多年坚持每周上课,即便没有课程也会来活动中心相互切磋。现在,课堂上教过的各式民族工艺织品,二人都能信手拈来。

  高娃说:“老姐妹们坐在一起刺绣做工,一边还能聊天。朝鲜族的姐妹教大家做泡菜,回族姐妹教炸馓子,到了端午节,我们还一起包粽子。”李贞子也说:“现在,我们各个民族的特色菜,我都略懂一二。”

  在基层社区的大家庭里,伴随着各类丰富文化活动的开展,各族群众之间情感得到沟通、心灵实现共鸣。近年来,内蒙古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以“家理念”、“家关怀”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社区居民的“朋友圈”也在这一方天地中不断扩大。

  共事共乐分享交融之果:共建手足相亲美好家园

  73岁的金福姬是朝鲜族,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生活了21年。“过去,我家生活有困难。社区得知后,帮助我们在小区开了一家餐厅。一到节假日,我总会做些拿手的朝鲜族美食给各族邻居们品尝。”

  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生活的空间,也是对这片土地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最直接的纽带。同顶一片天、同建一家园,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案例在内蒙古各地不胜枚举。

  在赤峰临潢家园,马玉华告诉“统战新语”,“邻里街坊谁有个头疼脑热,大家都会带着东西前去探望;谁家有大事小情,姐妹们也都会主动提供帮助。”

  
包头市阿尔丁1号社区居民自发创作民族舞蹈节目。

  在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1号社区,居民们以小区真实事例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睦邻》讲述小区一居民楼直饮水未通入户,大家共同想办法出主意、最终通水的故事。

  在鄂尔多斯,作为该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的安达社区,将“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教育融入日常。面对各族群众关心的“家事法务”,社区成立家事服务工作联盟,提供联合化解矛盾、统筹实施说法、探索开展合议等服务,实现“以法促团结、以法惠民生”。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内蒙古各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社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北疆地区的基层社区治理方案,不仅源于根据地域特点的自我探索,还有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治理经验。4月,兴安盟科右前旗党群服务中心兴安北京社区与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携手,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上“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草原连着北京,这场跨越地域的聚会,通过网络将兴安盟与首都衔接。

  社区党委书记王广丽介绍,通过京蒙协作安排,社区积极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且融入“京味儿”的社区发展模式,在志愿服务做法、养老模式、生态环保理念上根据北京一些社区的做法优化治理模式,通过解决社区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盼望的难题,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通过京蒙协作,兴安盟科右前旗的兴安社区积极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且融入“京味儿”的社区发展模式。

  以民族团结为底色的北疆基层社区,构建了内蒙古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在这片温暖的港湾里,生活上相互扶持、文化上相互分享、情感上相互慰藉,让各族群众心心相印,共同构建一个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美好家园。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