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盛装”归来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2-01-10 15:17: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6日,新建成的建筑面积为1.58万平方米的济宁市工人文化宫与全市职工“见面”;12月10日,枣庄市7家工人文化宫集中启用……捷报频传,为山东省工人文化宫在新时代华丽转身、盛装归来做了生动注脚。

  在齐鲁大地,工人文化宫整体涅槃重生,得益于山东省总工会于2019年启动的全省“工人文化宫三年集中整治提升行动”。目前,该行动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工人文化宫总数为124家,其中新建17家,新增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省总工会为此累计投入建设和奖补资金4.56亿元,撬动多方投入36亿余元。

  经过三年提档升级,昔日“破烂差”的全省工人文化宫颜值实现大提升,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活动越发丰富多样,成为广大职工温暖的精神家园和工会服务职工的金字招牌。

  破茧

  “很怀念以前在文化宫唱歌、跳舞、看电影、学习的日子,这里承载着我们这代人的难忘记忆。”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重汽工会原宣教部长孙卫建感慨连连。

  调查显示,2017年山东全省共有107家工人文化宫,其中36家被出租或承包,27家“无场地、无人员、无活动”。既丧失了“文化”功能,也远离了“工人”这一服务对象,连“宫”也大都成了酒馆茶舍甚至一片残垣断壁。以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应有之义的工人文化宫,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境地。

  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建设好管理好工人文化宫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新时期山东工会顺应职工所盼的行动。

  “瞄准目标,一年接着一年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面对全省工人文化宫“积疴缠身”的现实,山东省总工会党组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靶向发力、对症施治,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自2019年到2021年底,山东省总工会要求全省工人文化宫全部实现“六有”(有场地、有人员、有经费、有制度、有项目、有绩效)标准,正常开展“3+X”活动(“3”为职工教育培训类、职工文化活动类、职工体育类,“X”为职工服务类或依据职能自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一类、二类工人文化宫要占总数一半以上。这项工作还被写入山东省第十五次工代会报告,纳入全省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标准化管理体系,连续三年列为全省工会重点工作。

  省级层面,工人文化宫整治提升被纳入山东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议题。山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省政协党组副书记、省总工会主席张江汀,副省长凌文对整治提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总工会与省编办、财政厅、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全省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工人文化宫纳入地方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纳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规划等。全省16市均将此列为民心工程、重点工程。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贵堂多次动员强调,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推动督导。市、县两级工会把集中整治提升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形成了全省上下“一股绳”、协调联动“一盘棋”的聚合力。

  为做好制度保障,省总工会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工人文化宫集中整治提升行动的意见》《山东省工人文化宫建设项目奖励补助办法》《山东省县级工人文化宫公益性服务项目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制定了工人文化宫考核评价标准、智能节能技术标准和建设项目验收办法。

  省总工会采取“以建促改”“以奖代补”双轮驱动保障好建设资金。对按照一类工人文化宫标准建设的项目,根据面积分别奖励补助资金300万~500万元,其中市级新建项目超过1万平方米的最高奖补1000万元。对二类、三类标准建设的项目也制定相应的奖励标准。对县级工人文化宫,按照评定等次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工人文化宫整治提升既涉及多年的积弊,又有多方利益的交织,广大工会干部敢啃硬骨头,面对压力,攻坚克难。山东省总工会每年开展综合评定,把结果通报给各市党委;每年开展两次实地观摩,查找不足、督促整改。

  三年下来,嬗变的不只是工人文化宫本身,工会干部披荆斩棘、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也得到显著提振。德州市总工会原经审委主任杜萍退休时自豪地说:“这是我一生中干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三年整治,浴火重生。目前,63家上了整改“名单”的山东工人文化宫全部达标过关,其中27家曾经“无人员、无场地、无活动”的工人文化宫通过新建或置换,已满血复活;36家出租、承包出去的已全部收回改扩建。全省共收回外租和承包房产面积86889平方米,收回被占房产面积26061平方米,新增面积46万平方米,基本夯实全省“一县一宫”阵地格局。

  “回家”

  从职工视野中“消失”的工人文化宫回归了;昔日的“破烂差”成了现在的“高大上”。工人文化宫大都地处城区黄金地段,加上新功能炫目多样,更加“自带光芒”,把职工的心一下子点“亮”了——久违的“他们”,今朝雀跃而“归”!

  “去年就听说有个五一广场,能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读书、参加兴趣班,热闹着呢,原来就是从前的济南第二工人文化宫啊!”正在广场放风筝的济南风机厂退休职工黄师傅高兴地说。

  如今,新建的济南市五一广场成了济南市天桥区的闪亮地标。省总工会联合济南市总工会高标准改造“一楼、两场、两馆、五中心”,即职工综合培训楼,职工剧场(院)、五一广场,职工综合健身馆、职工展览馆、省市工会融媒体中心、省市工人文化宫指挥中心、职工文化艺术中心、职工教育培训中心、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中心,总占地面积79126.5平方米,其中室外活动场地16880平方米。

  青岛市劳模工匠展示馆建成运行以来,线上线下参观人数达9万余人、参观单位310余家;市工人运动纪念馆自4月底运行以来,已接待参观86批次、2520人次;工人剧场迄今共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90余场次;“劳动者之歌·共同的家园”3年开展公益演出260场,服务职工37万余人次。

  滨州市工人文化宫选聘112名一技之长者组成“百师志愿团”,设立12个专业委员会,目前累计开办31类173个公益性培训班,培养文艺骨干1000余名,培训职工6295人。学员张占春创作的《伟大的祖国已进入全面小康》荣获全国歌曲征集活动银奖,李刚的《大河天韵》荣获2021年全国艺术摄影大赛金奖……

  数字最有说服力——2021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人文化宫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活动1060余场,覆盖职工56万人次;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活动1476场次,参与职工达96万人次,开展棋牌、球类等活动1756场次,参与职工32万人次;开展各类培训4900余场次,覆盖职工85万余人次。

  工人文化宫,再度成为职工群众心驰神往的“学校”和“乐园”。

  赋能

  墙内墙外绽放,云下云上精彩。

  “经老师讲解,我对三种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后将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更多的劳模工匠!”这是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管延安最近参加完青岛市工人文化宫赋能培训班后的感言。

  青岛有197.4万名产业工人。围绕建设工匠之城、工业互联网之都,市总工会依托市工人文化宫打造了全国首个集赋能中心、赋能研究院、技能实训基地、工匠学院为一体的职工赋能平台,开设劳模群英会、工匠大本营、创客酷空间、健康指导馆、家庭成长台5大赋能板块,和婚恋指导站、妈妈小屋、子女托管驿站、健康大讲堂4大关爱阵地,让职工天天赋能、全员赋能。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开展线下赋能服务活动141场次,服务职工16700人次,线上服务400841人次,综合满意度达96.87%。

  2020年,山东省总工会以济南为试点,探索依托工人文化宫开展一线职工“求学圆梦行动”,先后有3000名职工接受学历提升教育。2021年这一行动已在全省铺开。在省市工人文化宫开设全省运营中心,各级工人文化宫开设服务站点,职工可就近报名,工会计划补助一线职工1万人,每人补助不少于1000元。

  “不仅有花艺、泥塑,还有仪态形体、心理辅导等课程,太实用了!”烟台市工人文化宫的“公益乐学”职工大讲堂,为职工开启业余生活“新模式”。

  淄博市工人文化宫每年定期开展“职工大舞台”、“周末大舞台”、职工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60余场,观众每年达10万人次。

  滨州市工人文化宫打造“滨工学堂”服务品牌,设置培训项目31个,累计开设173个班次,培训职工6295人。

  华丽转身的山东省各级工人文化宫,是新形势下重塑工会优势锻“长板”、丰富职工生活补“短板”、引领职工文化育“新板”的再出发。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0日 04版)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