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导读四大名著

发布时间:2022-01-26 16:22: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读书者说】

  作者: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俗文学学副会长)

  对不少读者来说,四大名著可能是其最为熟悉的古代文学作品,即便是没有看过原著,至少也曾通过电视剧、连环画乃至电子游戏等形式接触过,对里面的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并不陌生。熟悉归熟悉,但如果问起四大名著都写了什么,有何特点,有何精彩之处,不少读者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

  很多读者并不满足于仅仅熟悉里面的人物、情节,还想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获得审美的愉悦,这种阅读可以称之为深度阅读,它需要一些较为专业的书籍进行引导和帮助。但要找到一本适合的导读书籍并不是那么容易。读者不是专业研究者,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阅读欣赏,不需要掌握过于专业的知识,但他们毕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作品有着相当的熟悉度,讲得过于浅显,则起不到导读的作用。到底应该讲哪些知识,讲到何种程度,这需要很好地拿捏。

  近读陈洪教授的《四大名著导读》一书,觉得这是一本很适合大众阅读的学术普及读物。

  该书是作者在大学上课的讲稿,本来就带有导读的性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因面对的是年轻的大学生,因而定位在知识性与学术性之间,做法是“不做知识罗列,也不做过于专精的研讨”。笔者觉得这个定位也适合大众。

  以知识而言,无论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红楼梦》,他们的作者、版本、评点等基本问题既是读者所关心的,也是他们需要知道的,但四大名著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相当复杂的,而且往往争议很大。如何给他们介绍这类知识,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作者在这方面处理得很好。

  比如《红楼梦》这一讲,第一节就专门介绍脂本和程本的来龙去脉及彼此间的异同,这些在学界是有共识的。至于两者优劣,作者避免进行无谓的表态,态度客观又保持灵活性,指出两种版本各有特色、各有短长,不必采取非此即彼的极端态度,建议采取多元的方式,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各个版本。这种引导对读者来说非常重要,正如作者所说的,脂本和程本的优劣短长本来是一个学术问题,结果变成了一个水火不容的立场之争,过多情感的投入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书中,作者还对《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动机,《水浒传》的成书与传播、金圣叹的评点,《西游记》的作者与版本等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了介绍。

  在学术性方面,无论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红楼梦》,都是显学,每一部名著都有上百部研究专著。为便于读者接受,作者采取化繁为简、提纲挈领的写法,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先抓住作品最为核心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全书,然后围绕这一核心观点进行深入解读,比如《三国演义》是“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水浒传》是“正义与野蛮的交响乐”,《西游记》是“把宗教游戏化的奇书”,《红楼梦》是“味在酸咸之外的精神盛宴”。

  这种概括非常准确到位,既符合作品自身的特点,也符合读者对它们的印象,因而比较容易接受。以《西游记》为例,这部作品写到了佛教,西天取经的队伍就是由唐僧等佛教徒组成的,如来、观音等也是佛教的代表人物。同时,作品也写到了道教,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皆是道教代表人物。作品中有佛道争鸣的描写,对佛教有褒有贬,对道教也是如此。全书的宗教取向到底为何,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作者认为,《西游记》不过是一部文学作品,并非宗教著作,小说作者吴承恩也并非虔诚的教徒。因此,吴承恩是用文学笔法将宗教“游戏化”,借助对佛教、道教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感悟。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对《西游记》中宗教描写的矛盾之处有较为合理的解释,这无疑有助于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欣赏。对其他几部作品的概括也同样有着启发意义。

  将作者对四部名著的概括放在一起观照,可以看到四部名著,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反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国演义》反映的是人们对政治军事的关注,反映了他们的历史观念。《水浒传》反映的是现实人生的另一面,一个在正常社会之外的绿林世界。《西游记》反映了中国人的宗教观以及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幻想。《红楼梦》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写出了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将四部小说合在一起,就能关照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它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呼应和关联。

  围绕着四大名著这些鲜明的特点,作者阐述了自己多年研读的心得体会。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书中提出的不少观点也是富有新意和深度的,这是全书的精彩之处。

  比如对《红楼梦》中“玉”“石”文化的分析。作者认为,要认识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的文化意义,不妨从“石头”这个形象入手。《红楼梦》中的“石头”,有好几重身份,彼此相关联,而关联处却又不无矛盾。首先,它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一部《红楼梦》,是“刻在”石头上,又被空空道人从“石兄”处抄录,交给曹雪芹整理出来的。其次,它又是整个故事的在场者。贾宝玉佩戴着它走来走去,就像一台全息摄像机。石头还参与故事的演进。它幻化成玉,成了贾宝玉的标志,引申出了“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冲突;当贾宝玉不满于“假”宝玉的身份,不满于“金玉良缘”的安排时,就会摔它、砸它;当贾宝玉中了魔法时,它又有祛邪镇宅的功能,等等。最奇怪的是,贾宝玉耽溺于红尘之时,它的灵性就迷失了;经痕头和尚“摩弄”一番后,它的灵性又恢复了,贾宝玉的灵性也随之恢复。也就是说,它既是贾宝玉的护身符,又与贾宝玉“通灵”。石头作为物理存在,既有坚硬不易变化的性质,又是冥顽不灵的物体。在文化构建中,这两面被赋予了比喻的意义,便有了“坚如磐石”“海枯石烂”“玉石俱焚”之类的词语。

  总的来看,作为一部学术普及读物,该书在知识性和学术性之间找到了平衡,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打开四大名著的方式。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6日 11版)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