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用好“冬奥”教材,讲好“思政大课”

发布时间:2022-03-01 16:48:00来源: 光明网-党建频道

  作者:李新士(南阳师范学院讲师、冯友兰研究所所长)

  随着国家体育场“鸟巢”内的“大雪花”火炬台中央圣火缓缓熄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个如期举办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正式落幕。在“开放办奥”理念指引下,中国言出必行,实现了对世界的承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世界讲述了“双奥之城”的精彩故事。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堂干货满满的“大思政课”,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绝佳的鲜活素材,更为广大师生上好开学第一课提供了丰沛资源。通过这堂大课,可以让更多年轻学子读懂青春向上、开放包容的中国。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气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讲好北京冬奥会这堂思政大课上,我们应该围绕“开放办奥”理念,着力向广大青年学子讲好以下方面内容:

  开放办奥,汇聚的是多方力量,收获的是全面进步。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激荡,面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更团结”毫无疑问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此次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在“开放办奥”理念指引下,我们不仅加速国际体育人才集聚,以全球视野发现和遴选人才,积极建设一支专业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在保障成功办赛的同时,还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留下丰厚的人才储备;通过搭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平台,我们不仅拥有了一批可以承办国际高标准冰雪赛事的场馆,还通过组织国内运动员赴海外开展训练、接待海外运动员进行适应性训练等,密切了冰雪运动的中外交流。本届冬奥会上,中国斩获9金4银2铜首次进入金牌榜前三,创造了冬奥会历史最佳战绩,新时代的中国在迈向冰雪大国、体育强国道路上足音铿锵。

  开放办奥,促进多样文化交流,展示国家良好形象。北京冬奥盛会,既有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鲜明的中国印记,更有着交汇融合的文化创新。从开幕式迎客松烟火到闭幕式折柳送别,中国式浪漫给这个世界注入了温暖和感动。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时间是最公正的见证者、记录者,我们国家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心未改,坚持不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使命未变。北京冬奥会是竞技场更是大舞台,向全世界展现了阳光、自信、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让世界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激发了世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鸣。在惊艳世人的开幕式和精彩激烈的比赛背后,还有无处不在的科技的亮点。本届冬奥会上,200多项技术,涉及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其中有4项技术是在全球首次推出,有33项技术是在冬奥会首次使用,充分彰显科技的创新力量。北京冬奥会赛事组织体系运转顺畅,比赛精彩纷呈,为参赛运动员营造了专业、公平的竞赛环境,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冬奥氛围浓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冬奥文化活动,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向全球展示了北京作为首个“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在筹办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提前兑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参与冰雪运动总人数已达3.46亿人,更多人在中国感受冰雪的奇幻和魅力,更加开放的中国喜迎八方来客。

  开放办奥,以冬奥为媒,一起向未来。以开放促合作、以开放促团结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将主题口号设定为“一起向未来”,就是要呼吁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迎接挑战,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以体育团结世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不容回避。如何回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我们的冬奥会给出了答案。我们的“水立方”变成了“冰立方”,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3大赛区26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集中展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我们也将以绿色冬奥为契机,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地球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在人类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将与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国际社会各方面继续携手合作,共同传承奥运遗产,促进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共同奔赴美好的明天。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