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让2.9亿学生获得“向上的平等”

发布时间:2022-03-07 16:41: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鑫宇

  今年全国两会,“教育公平”成为重要关键词之一。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间十余次提及“教育”,将“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列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若干目标的首位。

  报告提出:政府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高校招生倾斜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有的放矢,字字句句都精准指向了教育公平的相对薄弱之处。

  全国两会对教育公平的关注,源于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强烈追求。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视角出发,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家既要提供更充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要下大力气克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让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果为全民所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更强烈。对众多普通家庭而言,教育工作的“下限”更值得关注。让全体国民普惠性地分享教育事业发展成果,需要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地域差异,努力扭转个体产生的不公平感受。

  全国两会期间,不乏有代表委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提案,就相关问题献策建言。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可以与中西部地方高校“一对一”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则表示:推进高考改革,实现校际资源均衡,才能缓解家长焦虑,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现实可能;民进中央的提案聚焦职业教育,建议实现中职与普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以此拉近职业教育和普高教育的距离。

  不论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巩固县域高中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地位,还是向特定地区倾斜招生名额,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填平影响教育公平的沟壑,同时也并非简单“截长补短”,而更像是“先发带动后发”。从本质上看,促进教育公平从来不是大搞“平均主义”,而是致力于不断补强薄弱之处,在全社会实现“向上的平等”。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