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遗活化利用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旅游报讯(记者李凤)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建议,加强非遗活化利用,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实现非遗的保护传承。
王爱琴认为,目前我国对非遗的保护传承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重申报轻保护、创新不足、传承人队伍后继乏力、开发热市场冷等问题。为此,她建议,建立对非遗项目的多元化资金扶持体系。在加大政府投入、用好用足财政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吸纳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资金参与非遗保护。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广泛参与非遗保护,加大非遗产品的市场流通活力。推动金融机构、专项基金助力非遗,构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73%的非遗项目在我国的乡村,非遗是乡村振兴的最好抓手之一。”王爱琴建议,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出台扶植政策,发现、重估、修复乡村的文化价值,重建乡村文化。一方面以成立工作站等形式为乡村输入外来人才和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搭建文创平台。另一方面,完善村史馆、文化礼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展现传承乡村文化。
在加大非遗传承后备力量培养方面,王爱琴建议,设立国家或地方奖项,对具有卓越贡献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群体)予以奖励,增加保护经费和生活补助。继续实施传承人的研培计划,探索推进非遗与学历教育结合,制定具有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带动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非遗人才储备建设之中。
王爱琴还建议,增强数字赋能非遗传播利用,充分利用非遗数字化常态保护实现非遗活化再现,搭建国家和省市县联动的非遗线上平台,实现非遗数字化共享;鼓励互联网企业、各类文旅企业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非遗体验馆,开发非遗沉浸式体验产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