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手账】中国好手艺 :贺兰砚
【中国好手艺 】
贺兰砚
讲述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贺兰砚雕技艺省级传承人石飚
贺兰砚是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原材料为贺兰石。用贺兰石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迅速、不郁结、耐用的特点。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
学雕贺兰砚,背石头是“第一课”。
1988年我中专毕业,被分配到玉雕厂,师承闫家砚传人闫子洋。从贺兰山口到笔架峰下的矿坑,只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我背上七八十斤石料,手脚并用,一来一回得8个小时。但每回采到上好的料,总是一路口哨一路歌。
砚成于心,技雕其意。我日思夜想的,都是怎么让库房里的这些石头“活”起来。看我成天为石头牵肠挂心,朋友们都笑我是“铁石”心肠。
贺兰石质地细腻,和婴儿肌肤一样柔润。石料一般都有两种色,一种深紫,一种豆绿,交错嵌套。有时也会有玉带、云纹、眉子、石眼等稀有形状。雕时,重在俏色,或叫巧雕。你瞧,这根自然形成的绿线,刚好可以雕成一朵荷花的秆儿,旁边的石眼,恰是一只蛙的眼睛。就着一块长石料,我雕刻成红色题材“六盘山上高峰”,你看,毛主席站立山巅,长城逶迤,大雁南飞,石与诗浑然天成。色彩、构思,加上妙手,成就一方好砚。
贺兰砚经过300多年的传承,逐渐形成相石、修坯、清底、凿形、精雕、打磨、题刻、覆蜡八道工序。如今,人们的书写方式变了,砚的实用性弱了,对审美的要求更高了。近些年,贺兰砚吸收端砚、歙砚,以及竹雕、牙雕等的表现手法,通过镂空、浮雕、薄艺等雕法创新,出落成活脱脱的艺术品。
为传承好这项非遗技艺,一些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贺兰砚制作课程,古木新枝,艺有人传,岂不乐哉?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2日 01版)
总策划:杨谷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李方舟 李宜蒙
诵读:董大正
动画:张悦鑫
视觉设计:孔鹏
采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制作:光明网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