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2-05-27 11:26: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吕虹(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的新发展思路,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已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困扰各国,美国不断强化大国竞争和身份认同,俄乌冲突更是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继续强化周边外交和发展中国家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有助于整合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一带一路”倡议是统筹国内国际发展与维护和平稳定的重大举措,倡导相关国家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热烈欢迎。

  “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思路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各国互联互通。这“五通”为有效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供了政策保障、物质前提、有效途径、发展动力和社会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4月,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过去10年,我国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国内,2013年设立首个自贸试验区,目前已增加到21个,向全国复制推广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际上,我国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由10个增加到19个,将近翻了一番。“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了我国的国际“朋友圈”,使我国实现“双循环”具备了基础性国际条件。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商务部的数据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度贸易额从2013年的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21年的1.8万亿美元,增长了73%。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我国的对外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总额由2012年的4.4万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6.9万亿美元,自2020年以来持续位居世界第一,对外货物贸易额自2013年以来持续位居世界第一。“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促进了国际产能合作,联通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近10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其中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投资430.8亿美元。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投资建企3.2万家,实际累计投资712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我国与沿线国家投资,为各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盘活了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要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致辞,提出四点建议,即聚力战胜疫情、重振贸易投资、坚持创新驱动、完善全球治理。以上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应依靠科技创新,聚焦经济与民生领域,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

  科技创新始终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坚持创新驱动,挖掘创新增长潜力,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创新交流合作,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创新成果共享。

  经济和民生相辅相成。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治理理念,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重视民生问题,强调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一带一路”倡议同样重视经济发展和共建国家民众福祉。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聚焦经济和民生领域,不仅要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而且要积极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和分配的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对外交往和促进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与合作,对于维护我国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坚持多边主义,携手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践行共商共建共享治理观,以公平正义理念引领世界治理体系变革,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共同发展。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