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西海固文学”的新表达——评季栋梁《西海固笔记》

发布时间:2022-08-11 14:22:00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丛治辰

  近年来,中国作家书写脱贫攻坚的作品甚众,但是像《西海固笔记》这样深情、开阔、深厚、富有文学性的,并不是很多。

  《西海固笔记》写得好,首先与作者季栋梁倾注的情感有关。季栋梁出生在西海固,是怀着桑梓深情来写这部大书的,是把这部书当作给故乡也给自己的一个交代、一份礼物。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次写《西海固笔记》,是我对家乡感情表达最完整的一次记录”。有深情,就能把西海固写得真切,也写得细致。书的第五章,标题就叫“我的生活记忆”,提示我们季栋梁对西海固的深刻了解,不是靠十天半月的采访调研,更不是靠坐在舒服的会议室里听介绍看材料得来的。季栋梁写道:“生活在西海固,即使是日子好过了也是要舔碗的(也会用水涮碗喝掉),‘不舔碗,饿一半’,舔碗是一种生活态度。孩子舔碗时鼻尖子、脸蛋子沾上汤汁,大人会一舌头舔了。”这样的细节,不是从西海固生长出来的人,不会写得这么生动。讲西海固千沟万壑的地理形态,季栋梁用“看门靠狗,通信靠吼”的俗语来加以说明。但季栋梁又说,“通信靠吼”其实是个错误的认识,因为沟里风大,吼是没用的,得靠扬土,跟放狼烟一样把对面的人吸引到近处才能聊上天儿。这同样也是不在西海固生活过多年,不可能了解的,正如他书中写到的那位外地来的朋友,还以为沟对面的老汉冲着他扬土是在“耍” 。不过仅仅有细节可写,还不算本事——那岂不是所有西海固人,都可以是季栋梁?“扬土事件”是书里一个不起眼的小段落,但是季栋梁还是能写得有滋有味。事儿是从扬土引起的,目的是写西海固沟壑万千的地貌,但是结尾处,老汉知道他们纯是闲来无事到这里“随便走走”,回了一句“好人让你们活咧”。这话就有了味道,因为这里面有羡慕,也有认命的宽和;有达观,也有达观背后的无奈。于是这富有生活气息的一笔,就特别巧妙地成为一个楔子,将西海固地貌的复杂,和西海固贫穷的原因连接在了一起。

  《西海固笔记》的文学性,不仅体现在细小,更体现在开阔,体现在季栋梁书写故乡变迁时宏大的视野。全书十九章,讲了西海固的自然地理,讲了西海固的人文历史,更特别讲了西海固与我们党风雨历程的关系;讲了西海固从山清水秀到穷山恶水的变化,分析了西海固贫穷的根源,更相当完整地书写了西海固波澜壮阔的脱贫事业——通过移民脱贫,通过发展各种产业脱贫,通过拓展交通脱贫,通过教育文化脱贫,甚至不仅写到扶贫干部在此过程中的引领作用,还特别贴心地写出妇女同志的无私奉献。这样完整的呈现,当然令第十九章对脱贫之后西海固的描绘,显得格外激动人心。不过《西海固笔记》之开阔,还不仅体现在季栋梁关注到了脱贫工作的方方面面,写出了这一事业多元丰富的层次,更体现在他写出了被脱贫者的面目。很多类似作品,只是在强调脱贫过程中自上而下的关怀,却忽略了自下而上的情感;而写这样的情感,又往往只是简单地写感激和喜悦,却忽略了情感的复杂幽曲。季栋梁不同,他不是只写2020年西海固人民的情感,而至少上溯了20年。他写2000年西海固遭遇大旱,一位乡间老汉感叹自己自解放以来一直吃国家救济粮,吃了大半辈子了,如果不是吃国家救济粮,自己恐怕“皮怕早扒了挂到墙上了”。这话里面,当然有对国家的感谢,但是也有惭愧;有侥幸,也有深沉的悲苦;有此时此刻,也有悠悠岁月。说出此话的时刻,正是文学动人的时刻。

  《西海固笔记》的开阔,或许尤其体现在它对于历史纵深感的书写。季栋梁写的是脱贫,写的是2020年,可是却能由此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中去,使这部作品有一种难得的厚重感。写脱贫,季栋梁是从新中国成立写起的,写出的是几代国家领导人对西海固的关怀——事实上,也就写出了我们党自始至终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实践。哪怕就写当下时代的脱贫,季栋梁也同样能写出历史纵深感,他从习近平总书记尚在福建任职时写起,写出的是多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海固的深情,一下子就让党的关切具体化了。至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脉络的梳理,季栋梁其实写出的是某种历史规律。季栋梁分析,西海固的贫穷与自然生态的恶劣有极深的关系,但西海固的生态恶化是明代才开始的。明代发生了什么呢?“明朝自建立起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明代的西海固是边陲,大量军事性质的移民涌入,掠夺性的开发也就不可避免。就此而言,西海固由富裕到贫穷,是因为适逢乱世。那么,如今西海固由贫穷到富裕,当然就不仅仅是因为国家的具体举措,更是因为身处一个美好的大时代。

  在书中,季栋梁曾不无自嘲地说,西海固的贫穷之所以闻名遐迩,和“西海固文学”之发达不无关系。当然这个逻辑恰恰相反,西海固的贫穷为“西海固文学”提供了创作素材,因而“苦难”才会成为“西海固文学”的突出传统。不过正如《西海固笔记》的出版,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也带来“西海固文学”的新变化——从过去书写贫穷和苦难,到如今展现西海固旧貌换新颜,歌唱山乡巨变,表达振奋人心的奋斗征程。(丛治辰)

(责编: 常邦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