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上的微课堂别开生面
“第一次穿上红军服,戴上红军帽,挎上书包,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大二学生何骁宇走进江西省井冈山市老区红色文化培训基地教室,发现与杭州的教室氛围大不相同。开课前“起立,立正,整理军帽军服”的口令后,就出现了整齐划一的动作与红军服摩擦的嗖嗖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一线辅导员,以及学校“青马工程”学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学生骨干一行40余人,近日来到井冈山开展为期一周的思政课理论研修、专题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活动。
在黄洋界哨口,山峰似箭,绝壁悬崖,浓雾缭绕。“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师生代表朗诵《西江月·井冈山》,重温革命战争的烽火岁月。
1928年8月,黄洋界保卫战打响,成为以少胜多和充分利用地形取胜的经典战役。谈起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总是绕不开“前两发炮弹哑火,第三发炮弹击中山下敌人指挥部”的传奇故事。在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碑石下,廖旭照同学联想到当年红军战士在险恶的环境中英勇奋战、顽强抵抗的场面,内心激扬澎湃,无比敬畏。
“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经常在这里居住和办公,领导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斗争。楼房内部有一个类似于八角形的天窗,当地群众习惯把那栋房子称为八角楼。
雨后天晴,一束阳光从八角形天窗照入,照亮了茅坪八角楼里的架子床、书桌、茶几以及桌上的汽油灯和烟台。“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刘爽同学刚跨进八角楼的门,耳机里就播放起《八角楼的灯光》讲说词:当年红军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泽东与普通战士一样吃红米饭、南瓜汤,穿破衣烂衫御寒,床上垫的是稻草,盖的是一条薄薄的线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煤油十分紧张,按规定毛泽东晚上可以点三根灯芯办公,为了节省煤油他只点一根灯芯。就是在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下,毛泽东相继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90多年过去,八角楼依旧矗立在那儿。梁桂铭同学看见八角楼的灯光有感而发:“楼非玉宇,有孤灯一盏,如曙光照四方。”
踏着曲折的青石板路,师生们来到了小井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10名医生,一间木屋,这就是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所正规医院。
在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议建一所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然而,当时井冈山红军一穷二白,建一所医院谈何容易?红军七拼八凑出1000块大洋,造房子、购置医疗设备和医药物资后所剩无几。医院极其缺少两种药物,一种是麻醉药。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红军伤员就忍着剧痛,肢体被固定在石头上施行手术。另一种是消毒药。为了防止伤口感染,红军医院没有消毒药,只能用食盐消毒,后来食盐紧缺就用石灰水代替。
小井红军医院感人肺腑的故事道不尽、说不完。据不完全统计,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两年零四个月中,牺牲的烈士有4.8万多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人,更多的人成为无名烈士。他们不畏难、不怕死,为追求崇高的革命理念光荣牺牲。
法学1902班张怡同学说,之前她对井冈山印象仅停留在网页上刷到的图文视频。这次走了红军走过的路途,参观了红军的历史旧居,回忆了红军往昔的光荣事迹,理想信念不再停留在课本里,而是成了自然生发、扎根的坚定信仰。
井冈山西北面黄洋界下有一条声名远扬的挑粮小道。由开国上将朱良才所写的《朱德的扁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时,年逾四十的朱德军长常随着队伍去挑粮,领着红军每天往返100余里,肩挑背扛将30多万斤粮食挑上井冈山。
风乍起,吹皱山林的寂静。挑粮小道在郁郁葱葱的柳杉林里,没有整齐的石阶,由一些乱石铺就,沿着陡峭的山壁蜿蜒而上。师生赤手徒步三公里挑粮小道,从发丝到面颊,从臂膀到裤袜,都被汗水浸湿。叶飞燕同学由衷地感慨:“当年红军肩挑重担,行于泥泞,路有坎坷,但是心系民族危亡,越是艰辛越向前!”
梁桂铭同学记忆深刻的当数红军场剧《十送红军》实景演出。所有的演员都是本地居民与红军后代。他们冒着大雨,在露天的场地中深刻演绎着当年送别红军的场景,无不令人动容。
郭菲老师说,在井冈山革命先辈们曾浴血奋战的现场教学,师生们身临其境感受90多年前的年轻人,在艰难险阻中始终坚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为民族大义不惜牺牲,艰苦奋斗,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这是追寻党的光辉足迹、补足精神之钙的现实需要。”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鲁明川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