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是拨动心中的琴弦
主旋律作品弘扬生活的真善美,是时代强音,更是大众不可或缺的“精神维生素”。主旋律作品,要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前不久,话剧《桂梅老师》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奖。通过一部话剧,让不熟悉张桂梅老师的人知道她,让知道她的人走进她的心灵世界,作为编剧我很欣慰。在我心中,这部话剧还得了另外一个“奖”。很多观众在看完话剧后说,“我也想像桂梅老师那样,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什么。”这是来自观众的最高褒奖,也让我深深感到,写这个话剧“值得”。
如同种下种子才能长出植物,创作也是如此。发自内心的感动,便是艺术的种子。话剧《桂梅老师》创作的初衷,便是因为一种说不出的感动。2009年,我为电视文艺晚会《云岭楷模》创作了一个短剧《感恩的心》,因为节目录制需要,电视台提前两天把桂梅老师接到昆明。桂梅老师放下行囊就去了昆明火车站募捐,将红色条幅“献爱心,让大山里的女孩读书”摆到广场一角。后来,车站警察打电话给电视台询问有没有叫张桂梅的云岭楷模。我想象着桂梅老师在熙熙攘攘的车站广场募捐的场面,心被扎了一下,那时就下决心要写一台大型话剧。2020年,当我终于起笔的一刻,百感交集,眼前总是浮现一个场景:在高高的山岗上,桂梅老师领着一个女孩子往前走着,女孩子出神地望着学校的方向。
每个人心中都有琴弦,当生活的素材来了,体会到了某种感动,琴弦就会被拨响。而对于创作者来说,拨动琴弦后能否弹出动人的旋律,还取决于创作功力。我认为,写英模、英雄,要接地气,也就是他们在人性层面上和你、我、他(她)相似的地方,这是让观众相信他(她)的基础。在塑造桂梅老师的过程中,我提炼出6种人物性格色彩:她有着和普通人一样脆弱的一面,想起去世的爱人会独自哭泣;有超越常人的坚韧和顽强;党性原则强,面对困难总是会焕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我按照这些性格色彩来组织桂梅老师的行为冲突,观众感受到的桂梅老师既是普通人又有超越普通人的地方。
对创作者来说,标准有多高,工作量就有多大。剧本前后酝酿了11年之久,其间我和我的学生多次实地采访,与桂梅老师长谈,整理了400多个故事。如何从大量素材中提炼出十几个故事,极大浓缩、代表桂梅老师的生命节点、精神历程?必须在戏剧形式上有所创新。形式创新最难能可贵的是做到“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经过反复思索,一方面,这部剧设计了由桂梅老师的同事、学生、事件见证人组成的人物式歌队即宣讲队,跳进跳出,打破传统戏剧线性叙述。另一方面,围绕“事随人走”而不是“人跟事走”结构全剧,最大程度塑造桂梅老师的人物形象、挖掘她的内心世界,结构手段是“往事重演”,即套层结构的使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文艺作品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文艺市场也是情感市场。主旋律作品弘扬生活的真善美,是时代强音,更是大众不可或缺的“精神维生素”。主旋律作品,要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创作者,要沉下心来,真正按照戏剧艺术创作规律去创作。研究文艺市场、研究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情感需求、审美趣味。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都是文艺市场检验的结果。
(作者王宝社为话剧《桂梅老师》编剧、导演,记者智春丽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