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霜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
霜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作者:侯楠楠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冷,黄河流域开始有霜出现,气候开始向冬天过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则说:“气肃而霜降, 阴始凝也”。事实上,霜降之“霜”既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露水或者“阴气”凝结而成,而是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直接由水蒸气凝华而成,因此,气温降低是霜降节气的主要特征。
《敦煌二十四节气》原画出自《不可思议的敦煌·与万物共生长》创作展——最佳创作团队奖「豆荚创意」小朋友们的集体创作。动画制作:满晨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豺狼在霜降后抓紧捕猎,将捕获的猎物排开来再食用,从人的视角来看就像在祭天一样;“霜降杀百草”,此时,草木失去生机,已有枯萎之势,苏轼写“千树扫作一番黄”,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各类昆虫也不再发声,垂下头来,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等待来年的新生。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登高、进补等较为普遍的风俗。“霜打菊花开”,赏菊的习俗从寒露、重阳节一直延续到霜降,而且,霜降时期秋叶的颜色变化更富层次感,因此是登高望远的绝好时机。不过,如果可以投票,霜降热度最高的习俗应该是进补,民谚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古人认为秋季进补比冬季进补还要重要。
那么要吃啥呢?根据节令,此时柿子完全成熟,慷慨地挂满枝头;“霜降鱼蓬勃,鲜味跑大街”,吃鱼的快乐大家都懂;此外,还有地方要吃菌类等食物。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有一件《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大意是,送你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不能多采摘。他的儿子王献之写了《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意思是说,现送上梨子三百个,雪来得迟,天气不太好。今天人们读起来有点疑惑,三百个果子也不少了吧?不过,这里也可以看出,霜降过后橘子口味才是最佳。
霜降还有一些地域性的习俗,目的都是祛凶迎祥,祈求庄稼丰收。山东烟台等地,有霜降节西郊迎霜的做法;广东高明一带,霜降前则有“送芋鬼”的习俗。比较有趣的是壮族的“霜降节”,他们有句民谚:“霜降,莫怀浪垌。”意思是说到了霜降这个节气,田中的农作物已收割过了,耕牛也闲了下来,青年男女则可以抓住这段相对轻松的时光发展感情。
因此,宋代霜降期间,壮族民众趁农闲机会交朋结友、走亲串戚、对歌看戏,并在霜降节期间买卖农产品和生活用具。同时也要“敬牛”,即让牛休息三天,禁鞭笞,期间如有牛意外死亡,则只能将牛埋葬而不得食其肉。 明代嘉靖年间,壮族霜降节又融入了纪念民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的内容。瓦氏夫人是明代壮族抗倭巾帼英雄,曾在霜降这一天大败倭寇。她逝世后,壮族民众就在霜降节举行相关活动,缅怀民族英雄,祈求风调雨顺。
“九月里,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家家户户放牛羊”, 霜降时节,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秋收工作。在南方不少地区,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刚刚收割,还要耕翻整地,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
霜降是不是一定会有霜?其实未必。不过,民间有“霜降不降霜,还要暖一暖”的说法,这意味着将到来一个暖冬,降雪可能减少,不仅影响越冬作物的生长,还很容易出现倒春寒等极端的天气;另外,暖冬还可能造成病虫害的滋生,最终导致粮食减产,有“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的说法。因此,霜降之霜,还预示着丰收年景。
在与霜降有关的诗句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这首以霜降前后秋色为背景的古诗,是现存最早的一首七言诗,短短十四字,几乎将霜降时节的物候现象全部纳入。米芾写“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他选了一个高处的好机位,面前摆着果盘,恰巧能看到太湖全貌,一页小舟如天上截断的一片云,水天一色,非常美的意境。
不过,最有群众基础的,应该还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有学者考证,诗中有个误会,苏州当地只有一座“封桥”,张继可能是听错了,写成了“枫桥”,这首诗名气又比较大,后来这座桥也随之更名,寒山寺也成为最负盛名的古刹之一。诗人也不会想到,这首清幽的小诗,一口气造出两个景点。张继或许是个才华有限青年,他的诗大多不怎么出名。这次出行是他的失意时刻,秋末的寒凉就像欧阳修所说的“其气栗冽,砭人肌骨”,诗人看着漫天霜华,在这似乎从历史深处传来的悠远钟声里,秋夜更显清寥,情思因之隽永。
我们不舍秋季,因为秋季好像是最慷慨的季节,它为我们带来了太多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带着富足的安全感进入下个季节。不过,季节轮回的脚步不可阻挡,霜降中蛰伏的含义,正是为积蓄出新的生命力做准备。
光明网×敦煌画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