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非遗传承和创业致富绣在一起
每天旭日东升,勤快的绣娘们就早早来到绣坊,等着师傅桑菊分配绣活儿。
桑菊并不轻易出手。她像往常一样挨个对绣娘们的手艺进行指点,然后来到门口的长桌前,开始了一天最繁重的工作——画样稿。画样稿这项活计可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如何设计、构图、配色、刺绣,每一步都在桑菊的脑海中精准预演。要想达到桑菊的水准,需要不为人知的汗水,也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
“靠满绣赚钱吃饭,以前想都不敢想。”回到2018年,新宾满族自治县启动满绣扶贫项目,这个担子落在了县政府工作人员池源和非遗传承人桑菊的肩上……
青山隐隐,苏子河悠悠。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出来,记者沿着沈通线向东,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了赫图阿拉村。雨后初晴的山村色彩斑斓:明媚耀眼的黄、层层叠叠的绿、炙热奔放的红、些许润湿的褐……那色彩欢脱跃入眼帘,是熙熙攘攘的雀跃,仿佛谱写在宁静山村中的活泼音符。这鲜活一路相随,伴着记者的脚步来到村里最热闹的兴京满绣坊内,深深浅浅地着色于件件绣品上,令人欣喜,又引人遐思:是怎样的一双巧手将美好捕捉,又将生活织成了最美的样子?
初晴的阳光倾泻而下,洋洋洒洒地照进绣坊。绣娘们端坐在绣架前,双手上下翻飞,一会儿工夫就能完成一块小巧的绣品,绣品之精美刷新了人们对满绣的认知。
这些绣品是绣给谁的呢?你肯定不会想到:它们的主人是一些富有时尚气息的娃娃。
以一个意外的订单开启致富路
一项古老的满绣技艺,一个悠然自得的村庄,如何与最新潮的玩具产生关联?这都要从一个特别的订单说起。
兴京满绣坊的“掌门人”是49岁的满绣非遗传承人桑菊。2019年的一天,一位来自河北保定的网友张先生在淘宝店铺里看到了兴京满绣坊的刺绣服装,惊叹于她们精湛的绣工,突发奇想,想请桑菊给一个20厘米的工艺娃娃制作一套正宗的满族传统礼服。
对于浸淫满绣技艺多年的桑菊来说,制作一套满族传统礼服是她的“拿手戏”,但要将正常尺寸成人衣服上的图案,整整缩小到1/6大小,这让桑菊犯了难:“这么小的图案,绣娘要怎么绣?各种针法、颜色的搭配,在那么小的图案上如何体现出来?”
桑菊凭着经验,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她的搭档——时任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文化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室主任的池源却有不同的看法:“试一试,也许能找到一条新路子。”
80后的池源对市场十分敏锐。面对这个特别的订单,她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张先生的需求也是很多喜爱这类工艺品的年轻人的需求,很有市场。最后她得出结论,这是一种“高单价、低产量”的盈利模式,如同为满绣量身定制一样,唯一的阻碍就是“如何将绣品的图案缩小绣制”。
求新求变才能谋发展。为了挤进这个巨大的新市场,桑菊昂扬斗志,决心通过创新满绣技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然而,创新的路总是走得艰难。张先生要求衣服上绣制“蝶恋花”图案,要有十二朵牡丹花。囿于绣法,在第一版的图样上,桑菊将牡丹花的数量减少到六朵。但张先生看了设计图后却并不满意,“没达到预想的效果,不够精美。”桑菊不断想办法改进图样,还将绣线由八丝改成四丝,即便她们作废了四五件衣服后,仍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深夜里,桑菊反复修改一幅“蝶恋牡丹”的图样,又一次次皱着眉将图样揉成团。看着满桌子的纸团和眉头紧锁的桑菊,池源觉得一直耗着不是办法,她让桑菊早点回去休息,明天去找其他满绣传承人探讨探讨。
束手无策的桑菊第一时间想到了她的满绣师傅——大姑桑静波,希望能从她那里获得灵感。第二天一大早,她和池源来到桑静波的住处,桑静波建议桑菊把“蝶恋牡丹”改为“蝶恋梅花”,图样简化既可以让缩小后的“蝶恋花”意象保持完整美感,还可以让绣法降低难度。
新的图样得到了张先生的认可。就这样“折腾”了一个多月后,一件高度还原、绣工精良的成品诞生了,顺利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以一颗勇敢的心闯进
一晃三年过去了,兴京满绣坊在圈里已经闯出了名头,精美的满绣服装深受用户的欢迎,绣制技法也日益成熟。
打开玻璃橱窗,池源小心翼翼地拿出精心打扮过的娃娃,有的身穿宫廷服饰,有的身着满族传统服饰,个个都配有精致的妆容、发饰,要么坐得端庄大方,要么站得摇曳生姿。只有近距离打量,才知道制作的精致。每一片花叶都层次分明,每一个针脚都排列有序,小小的布料上满是手工制作的温度,一针一线皆匠心。
环顾整个绣坊,不仅可以一睹娃衣的风采,富有民族特色的满绣成衣、披肩、荷包等绣品也触目可及。传统与创新在这间大约50平方米的房间里和谐融洽,绣品不论素还是雅华丽,既有岁月情怀,又兼具锐意创新。
“桑老师已经成为时尚圈里的红人了!”池源打趣地说,令她感动的是年近五旬的桑菊为了走进年轻人的世界付出的巨大努力。这几年,桑菊积极参加在北京、上海举办的相关展览,带着精美的作品展露风采,收获了无数的掌声。有人与桑菊、娃衣合影,有人当场购买,还有人专门订制。渐渐地,兴京满绣坊形成了特定的客户群,定期在群里发布作品,接收订单。
这些订单工艺复杂、图案精美、耗时费力,却能给绣娘们带来可观的收益。一件图案简单的三分“娃衣”起价就要1800元,图案复杂的六分“娃衣”价格更是在万元左右。如今,制作“娃衣”已成为绣坊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以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撑起
绣坊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连带着村庄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每天旭日东升,勤快的绣娘们就早早来到绣坊,等着师傅桑菊分配绣活儿。桑菊是个利落人,不一会儿工夫,交单的、接单的绣娘们各自领了活计,开启了充实的一天。
桑菊并不轻易出手。她像往常一样挨个对绣娘们的手艺进行指点,然后来到门口的长桌前,开始了一天最繁重的工作——画样稿。
画样稿这项活计可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如何设计、构图、配色、刺绣,每一步都在桑菊的脑海中精准预演,透过样稿,她能“看”到成品,她画的样稿总能抓住客户的心。要想达到桑菊的水准,需要不为人知的汗水,也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
“靠满绣赚钱吃饭,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个话头一起,让桑菊和池源共同回到了四年多以前最初创业的时候。2018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新宾县政府启动了满绣扶贫项目,而这个担子最终落到了池源和非遗传承人桑菊的肩上。
初见池源,瞧见她深藏在眼底的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儿,桑菊就知道,她们一定会成功的。而刚接到任务的池源却深感前路迷茫:“非遗扶贫,这事不算新鲜,南方有不少成功案例,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硬件软件都不相同,想要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何其艰难!”好在“打退堂鼓”不是池源的性格,一向迎难而上的她立志要找出一条适合满绣扶贫的新路来。
闭门造车不如出门问道。刺绣最兴盛的江南水乡、非遗扶贫最成功的乡村、刺绣商业化最成功的都市……池源和桑菊到处取经,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见识了各地深厚的刺绣文化,尤其让她们眼前一亮的是一种叫作“手推绣”的刺绣技法。
所谓手推绣就是用缝纫机刺绣,人工与机械竟可以做到如此完美配合,如果能学会这样的刺绣技法,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就会更适应市场的要求。
两人逐渐摸清门道,摆在她们前面的是这样一条发展之路:以满绣为魂,把更为方便快捷的手推绣作为突破口。
桑菊马上报名参加了一个手推绣培训班,别人学半年才能出徒,桑菊仅学了一个月就熟练掌握。她只有一个信念:早一天学会,乡亲们就能早一天挣到钱。
2019年,利用县里拨给的30万元扶贫启动资金,池源和桑菊召回了300多名外出务工的绣娘,培训手推绣技艺,成立了传统服饰制作工坊,利用满绣技艺创新古风衣服,一年就带来了120万元的盈利。
这之后,就是桑菊和池源勇闯时尚圈的故事了。娃衣市场的不断开拓,让它成为县里满绣产业的半壁江山。
以一根绣花针穿起幸福千条线
最动人的,莫过于绣娘们那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而这间小小的绣坊就是她们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章节。
绣房里,伴随着缝纫机的哒哒声,十余名手推绣绣娘聚精会神地加工着手中的绣品。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绣娘大多三四十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正是人生最吃劲的时候,以往像候鸟一样外出打工的她们,为何能留下?
“每个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还不用抛家舍业、外出务工,多好啊!”34岁的刘丹刚刚绣完一件披肩,起身去取新的绣品材料,她乐呵呵地说:“这活儿风吹不着,日晒不着,好得很。”
刘丹是满绣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此后一直在绣坊工作,经历三年的不断琢磨,她已经成为绣房里的手推绣技艺第一人,就连师父桑菊都自叹弗如。
樊秀霞刚出徒几个月,手上的活计还不是很熟练。“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一直想在家门口找份工作。”以前樊秀霞两口子在外面打工,家里家外都靠老人照料。“如今老人岁数大了,离不开人。”她说着这话,旁边几位绣娘纷纷附和:“现在挣钱、顾家两不误!”
19岁的小叶(化名)是绣坊里最年轻的绣娘。腼腆的女孩子坐在窗前的绣架前,绣着简单图案,得到了师父桑菊的格外照顾和指导。桑菊悄悄告诉记者,小叶自小患有认知功能障碍,家里人把她托付给绣坊,希望她能在这里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好有个立身之本。
一切变化都是悄然发生的。因为做工时间灵活,收入十分可观,如今十里八村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主动学习满绣;路子越走越宽,名气越打越响,满绣的订单源源不断。漫长山路、偏远农家,一幅“春风起,万物生”的田野画卷正在绘就。
以一根绣花针穿起幸福“千条线”。有了绣坊的成功经验,池源拓宽思路,吸引了满袍非遗传承人于威、满族服饰非遗传承人闫玉琪等多名志同道合的伙伴来村里发展,建立工作室,成立新宾满族自治县兴京旗袍文化有限公司,形成了一个满族传统文化发展“集合体”,同枝并蒂、共享资源、同担风雨。
去年,池源因工作调动成为新宾满族自治县清永陵文物管理所所长,闲暇时,她常常到村里看望老朋友。
桑菊仍然忙碌着,新宾满绣的名气已经打出,她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赢得了许多合作的机会,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广。而她作为满绣非遗传承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找到了满绣传承发展的B面,正努力让这门“老手艺”焕发出“新生机”。
这是一个描摹生活的故事,岁月流动,故事里的人们用智慧、拼搏、汗水努力攀爬,闯出一片“新天地”。这也是一个追寻美好的故事,万物生长,延续故事的人们仍然在奋力拼写着新章节的每个字符、每个标点,不断书写“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杨靖岫摄
记者手记
在创新中传承
张晓丽
创新,是成功的源头活水。
对此,记者在采访中收获良多:满绣非遗传承人桑菊没有固步自封,而是钻研改良满绣技艺,带着满绣融入了年轻人的生活,更引领新潮流;乡村振兴干部池源敢闯敢干,带着“道虽迩,不行不至”的心气,带领着新宾的妇女们在绿水青山间绣出了一条繁花似锦的致富路;从满绣产业“一枝独秀”到满族传统文化产业“春色满园”,那些藏于深山、隐在乡野的非遗文化被生活唤醒,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再度点亮生活,照亮未来。
更可喜的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求新求变是桑菊、池源等人留给我的集体印象。在过去很长时间,非遗文化处在“冷圈”,乡村则代表着“乡愁”,众多年轻人向往的是大城市,期待的是更为时尚的生活。但是,在桑菊、池源们的努力破圈中,非遗不再是“活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变成一种被重新发现的时尚和流行,非遗文化的传承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充满活力的推动力量。而乡村也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众多年轻人开始重新打量家乡,带着希望与梦想回归。
因为精气神的转变,每个参与者都充满干劲儿,未来可期。
图说
新宾满绣
满族刺绣分为宫廷刺绣和民间刺绣,绣风大气粗犷,柔中带刚,粗中有细。新宾满族刺绣最初主要流行于新宾满族自治县的广大农村,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织绣出各种纹样,涉及题材广泛,寓意深刻。2019年,新宾满族刺绣被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菊为第四代满绣传承人。在新宾满绣扶贫项目的有力推动下,新宾满绣工艺的创造潜能被积极挖掘、创新活力被大力激发,产业逐步壮大升级,焕发出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逐步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走进广阔的新时代发展空间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