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的确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事业,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统一规划、协调和指导下迅速发展,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热情高涨,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志愿服务项目日益多元化,志愿组织管理日趋规范化。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质量,科学全面地评价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水平,成为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适应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现实需要,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制定的《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已于2022年6月正式发布。
一、研究缘起
高校志愿服务在青年志愿者事业中具有先导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基础性作用,兼具特殊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随着高校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套科学、有效、易用的评估办法变得尤为迫切。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构建高校志愿服务评估指标并对各级指标赋值量化的方式直观呈现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整体状况,实现基于实证的质量与效能监测,为完善和发展高校志愿服务提供学理支撑。建立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有利于客观评估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程度,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指引,提升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高校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研究组在指标体系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了如下原则:第一,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在设计过程中课题组立足科学原理,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遵循高校志愿服务发展规律,服务实际调研工作需要,强化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导向,真实反映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状况,注重指标的简洁性与可行性。第二,定性与定量相统一,以定性评估对高校志愿服务的整体情况和性质进行分析,以定量评估对高校志愿服务表现出来的量以及相互关系进行整理分析,全面客观地呈现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第三,静态与动态相统一,在设计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以及高校志愿服务评估的过程中,将与高校志愿服务相关的部门、人和事物放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评估,既注重评估原有工作的基础,也要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更要引导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的构成
(一)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和重点
建立一种指标体系,就是要将研究对象的内容及本质属性,通过直观数据、可操作化结构进行直观表达。对于高校志愿服务来说,指标体系的作用在于将高校志愿服务的各项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和细化,并尽可能量化,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体现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情况。基于长期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关注和深耕,研究组在全面调查当前高校志愿服务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高校志愿服务的内在逻辑,围绕高校志愿服务实际工作的构成要素、关键环节,进行高校志愿服务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筛选,通过科学预设、合理评估、专家评议、前期预测,提出高校志愿服务的七大指标,并进一步将这些指标细化为二级指标,按照核心指标、重要指标和基础指标三类不同指标通过离差标准化公式进行赋分,希望直观地呈现高校志愿服务参与情况、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情况、组织管理情况、制度建设情况、激励与保障情况、文化建设情况及志愿服务评价情况,用指标和数值为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整体情况进行画像,同时通过指标体系的导向功能,引领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既涵盖了志愿服务内在的基本元素,如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团队,又涵盖了志愿服务发展的过程要素,如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激励保障、文化建设和服务评价等内容,可以比较简明、直观、全面、系统的方式向人们呈现被评价高校志愿服务的整体发展状况与变化过程,这是对高校志愿服务评估的创新尝试。
(二)高校志愿服务指标设置
《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共设置7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其中二级指标包括核心指标13个、重要指标12个、基础指标7个。
第一,人力资源维度下的志愿参与是了解高校志愿服务的首要因素,有助于我们了解高校志愿服务的总体情况。“高校志愿服务参与”指标主要考察高校志愿服务中学生的参与度、活跃度,因此在5个二级指标中,学生注册志愿者人数占比及上一年度人均志愿服务时长为核心指标。第二,高校志愿服务的服务能力是评价的重要因素,往往通过志愿服务项目来实现。志愿服务项目是指为实现志愿服务的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开展的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校级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与校外组织或机构合作的志愿服务项目。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二级指标中,校级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数为核心指标。第三,高校志愿服务依托于志愿服务组织来开展,在“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指标设计过程中,研究组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上,除了考察是否建立校级志愿者组织及校团委志愿服务干部数量,还将学生注册志愿者培训情况及教师参与程度等志愿服务主体投入的基本情况纳入评估。第四,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是高校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及可持续运行必不可少的内容,制度是否成熟,是高校志愿服务是否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开展的关键。“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指标从领导机制、运转机制、协调机制和信息化水平几个方面对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第五,高校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是高校志愿服务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是指高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贯穿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力推动志愿服务的有效运转。“高校志愿服务激励与保障”指标重点考察学校对于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以及是否为志愿者和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第六,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各方力量协同推进的工作。“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指标重点评估志愿服务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以是否将志愿服务列入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方案、是否纳入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核心指标,同时考察高校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及其对高校志愿服务的支撑情况。第七,志愿服务评价是检验志愿服务开展效果的最直接方式,是促进高校志愿服务质量的现实手段。它一方面能够帮助高校志愿服务领导机构做自我检视,另一方面能够为其他志愿服务主体提供参照与借鉴,提升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标准。“高校志愿服务评价”指标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从志愿者、服务对象、服务项目三个方面立体化考察高校志愿服务的效果。
(三)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的赋值
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确定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指标的测量方法,根据志愿服务评估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导向性对现有指标进行赋值。为验证高校志愿服务指数的合理性与易用性,研究组在团中央的统筹协调下选取了全国20所高校进行试测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对指标体系的赋值做了多次修订,最终明确了各指标相应的分值和赋分方法。
高校志愿服务指标划分为核心指标、重要指标与基础指标三个层次。第一类“核心指标”属于评价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关键性指标,且易于统计监测和比较,共13项,赋分最高。第二类“重要指标”属于评价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依据,但统计监测相对较难,共12项,赋分较高。第三类“基础指标”对指导高校志愿服务发展具有较大意义,但横向比较意义相对较低,共7项,赋分较低。根据指标内容,赋分办法有两种,一种为直接赋分,即填报即可得分;另一种为按基准值赋分,通过设定基准值,比对填报结果,按相关统计学公式来计算得分(具体见《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2021年下半年,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委托团江苏省委、团重庆市委在98所高校开展试点工作,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基本能够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是现阶段指导高校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有效工具。
三、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高校志愿服务研究团队在《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6)》附录中借鉴LBG指标体系评估模式,开始尝试设计《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指标体系》。2018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高校志愿服务研究基地,委托基地将“高校志愿服务指数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尝试建立一套一方面符合志愿服务内在逻辑、一方面符合高校志愿服务目标功能实现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标准和评价办法,通过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进行长期的指标监测,把准高校志愿服务的脉,找准高校志愿服务的方向,推动高校志愿服务科学、规范发展。
研究团队在开展为期半年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完成了包括基础监测数据与主观监测内容在内的“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指数”,并与近60所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座谈,就指标的合理性、重要性以及指标值可获得性、表述的准确性等展开讨论,基本完成指标体系的编制,并根据其重要性进行了赋值。依据此模型,课题组成员于四川、山东、浙江、北京等省市的部分学校进行尝试性调研和取样工作,在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经过近七轮的调研、修改,再调研、再修改,志愿服务客观指标越来越明确。在这一过程中,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与讨论,对主观指标进行了客观化处理,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
探索和开发适应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指标体系,是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及时回应。科学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推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指引,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整合高校资源形成志愿服务合力,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