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法种”播撒塔河两岸 长治久安大漠边城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安俐 通讯员 张娅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闻名遐迩的塔里木河两岸,活跃着一支“司法警蓝”普法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司法局的司法警察、专业人士(律师)、人民调解员、党员、“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组成。他们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和百姓家门口,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职工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努力推动法律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硬核”力量。
“家门口”的普法志愿服务惠民品牌
“大哥你好!我们是一师司法局的工作人员,看大伙儿都在地头休息,给你们送几本《法律服务指南》小册子,有空了可以看一看……”
“兄弟,要依法登记好属于自己的承包土地,再租赁给别人一定要签合同……你可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
塔河四月好时光,沃土千里农事忙。这是普法志愿者服务队把宣传送到田间地头的一个镜头。
“今年春播开始,我们针对春耕生产期间的涉农案件,特别是土地流转以及合同纠纷进行有效调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团司法所负责人宫江山说,志愿者服务分队在巴扎菜市场摆摊设点,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法规解读、面对面以案释法等方式助力春耕,及时帮助职工群众解决春耕时节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并适时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帮助群众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助力春耕有序进行。
今年3月以来,第一师阿拉尔市普法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护航春耕春播”活动,足迹遍布当地16个团镇。找准普法服务“三农”切入点,利用“庆丰收、感党恩”农民丰收节、“春耕秋收绿色通道”等,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入户走访、以案释法、发放法律援助便民联系卡等方式,重点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与春耕备耕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实际行动全力护农、助农、惠农,确保农民买上“放心种”、用上“放心药”、施上“放心肥”、吃上“定心丸”。
据介绍,通过开展“冬季法治大培训”“普法走基层”“禁毒宣传进校园”“普法面对面 零距离办实事”等系列活动,普法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团(镇)、乡(街道)、企业、学校、机关、社区,指导协助并参与法治宣传活动,将法律送到职工群众的“家门口”,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2021年以来,这支队伍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9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2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惠及6万余人,深受广大职工群众欢迎。
“普法志愿服务,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社会精神,我们将共同努力,携手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普法志愿服务惠民品牌,打通普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普法志愿队伍成员、获得“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荣誉称号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司法所所长杜峰说。
“管家式”法律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
“积极组织司法行政力量。及时化解涉及清欠购房、挂账、租金等纠纷,涉案600多万元……”自今年开展清欠工作专项行动以来,师市司法局采取“法律服务管家”“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法治体检”“惠企直通车”等形式,协助企业解决涉法难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整合优质资源,以“管家式”法律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服务企业效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司法行政系统全力打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强说:“法律服务工作就是要接地气,只有让法治工作全面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才能真正为企业防风险、创效益。”
为此,该师市司法局组织业务骨干、优秀律师等成立“法律服务管家”团队,对辖区重要企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座谈、走访、查看资料等方式,切实做到“问需于企”。
很快,法律风险防控不足、合同漏洞有损合法权益等一系列情况通过调研梳理出来。该师市司法局列方案、定举措,逐个击破。共性问题及时改,如针对劳务关系、合同纠纷等问题,在全师范围内举办企业公益法治培训班两次,培训辖区企业负责人、相关业务人员120余人次。该团队通过定制服务、“法治体检”等方式,点对点回应企业法律需求,受到企业负责人的欢迎。多名企业代表表示,有针对性地学习了解相关法律后,深刻认识到规避法律风险的重要性,今后将主动加强与法律服务机构的沟通和联系。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兵团第一师司法行政系统也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据了解,仅2022年,第一师塔里木、塔河等7个律师事务所与商会、企业开展座谈交流46场次,与商会、企业签署合作协议68份,为6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助力企业高效发展。
“惠民生”法律援助撑起司法公正晴空
“本裁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被申请人一次性支付申请人工资及经济补偿金153026元……”
随着仲裁员宣读完毕,一场涉及26人的农民工讨薪纠纷在“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崔利楠律师的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真的没有想到俺们26位农民工讨薪4年没有结果,律师帮助我们花了1个月的时间钱要回来了,法律援助是老百姓的‘保护神’”。26位农民工的代表陈建国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用沙哑的嗓音说出了这些话。
以法律为武器,以高质量法律援助为群众铸“后盾”,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保障,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为民”的理念正在法律援助领域被坚定、有力、生动地践行着,化解万家愁肠事,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晴空。
“应援尽援”是第一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直坚持的重要原则。今年以来,该中心力求提供更加便民、利民的法律援助方式,为老年人、妇女儿童、农民工、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维权开通优先受理的“绿色通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2021年,第一师法律援助中心接待来电、来访咨询共计5375余人次,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服务,包括工伤、劳务纠纷等案件,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7件,为受援助人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援助农民工98人次、妇女8人次、未成年人23人次、老年人5人次、残疾人5人次。
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欣欣说:“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因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去聘请律师,降低援助门槛,要让他们免费享受到法律服务”。同时,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援助服务“不打烊”,将线下服务主阵地转移到线上,确保法援服务的稳供给与高质效。
据悉,2021至2022年,师团两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万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总量320件,涉及人数2000余人次,民事案件222宗。民事案件中,有劳动争议案件139宗,涉及300余人。劳动争议案件中,有群体性案件16宗。师团两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共为受援助人挽回1000余万元。
“法种”播撒塔河两岸,长治久安大漠边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今后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一师司法局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打造高水平南疆兵团中心城市提供更高质量法治保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