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宣讲什么”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万亮
时值冬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的百合大棚里暖意融融、花苞待放。比暖棚、花苞更令人感到暖心、喜悦的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田间激荡起的干事热情。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在此进行,沽源县委讲师团成员通过与当地党员群众聊天互动的方式将党的新理论、好政策送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这是张家口市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用群众听得懂的乡音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的生动一幕。连日来,张家口市全面落实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要求,创新宣讲模式、延伸宣讲触角、“量身定制”宣讲内容,在全市各地各领域掀起了宣讲热潮。
“竹板一打响连天,欢迎走进直播间,今天不把别的言,就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来宣传,好戏连台往下看……”近日在尚义县,“网红”吕峰在直播间里开始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不一会儿,围观粉丝量便达到5000多人。
吕峰是深受当地百姓喜欢的“草根明星”,在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10万粉丝。现在,他的直播间已然成了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线上平台。
这并非个例,当前,“文艺+宣讲”的模式已成为张家口宣讲阵地的时尚。
康保二人台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当地群众素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台”的习惯。现在,这项传统文化艺术正绽放出新的时代魅力,成为当地做好理论宣讲的新载体。
“看戏也是听课,这样的宣讲方式谁能不爱?”康保县怡安康城社区居民李占通告诉记者。“文艺宣讲形式新颖,既是一次专题辅导,又是一堂生动党课。”康保县扶农公司负责人王大鹏说。
广大干部群众的声声称赞正是对宣讲方式喜爱与认可的最朴素表达。为让每一场宣讲冒热气接地气,张家口市各区县创作出许多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能领会的优秀作品,通过曲艺、歌曲、舞蹈、诗歌朗诵等呈现形式,让大家在场景体验、情景交融中感受到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
“如今,我们农村变化可大了,农村环境美,文化活动随处可见,家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午后,在蔚县桃花镇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杨秀洁正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连日来,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进农户、坐炕头,为群众带去了党的好声音。
放眼张家口市各地,处处传播好声音,声声悦耳润民心。这声音回荡在农户炕头、田间地头、公园广场、企业车间。在崇礼区,冬奥精神宣讲团走进当地紫金矿业公司,与企业职工一起重温冬奥故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怀安县,273个村党支部充分利用乡村红色大讲堂平台,广泛开展“红心向党、村村宣讲”活动;在怀来县,统战部门通过“送学上门”活动,与宗教界人士一起学习交流党的二十大精神……
“农村未来有哪些变化?”“老百姓能够得到哪些实惠?”万全区膳房堡乡干部李旭婷通过微信视频连线窑儿沟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在场的村民们争相提问。在频频参与互动并得到答案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宣讲接地气、很“解渴”。
“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宣讲什么。”这是张家口市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基层的一贯要求。为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更精准、更实用的宣讲,张家口市各地各单位做足了准备。张家口市委讲师团为充分了解社区居民和农民需要什么、想听什么、想怎么听,研究设计了针对农村和社区的《调查问卷》。张家口市国资委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在市属企业各级党组织开展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各企业和广大党员职工的需求。
源于充足的准备,当下,一场场既鼓舞士气也推动工作的宣讲活动正在张垣大地火热进行,持续汇聚起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的强大动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