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需做好创新活化文章
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围绕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消费需求,全力做好文化遗产创新活化这篇大文章,将文物故事、历史文化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不断优化人们在文旅体验中的知识浓度、感悟深度和互动程度,实现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有效转化
火热的暑期已经结束,公众的旅游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促成了过去几年来最火爆的国内旅游市场。
总体来看,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是文化遗产旅游备受追捧。全国各地博物馆、遗址公园内,游客摩肩接踵,研学游、文化主题游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文物遗址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相比过去的游山玩水,今天,人们似乎更钟情于求学增知,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文化熏陶和滋养。
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不仅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让大众旅游更具文化味。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遗产地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并非一蹴而就、一融就活。今年暑期,故宫等热门文博场馆一票难求,然而仍有一些文化遗产景点游人稀少。这一现象表明,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一个地方文化遗产旅游的活跃程度除了受文物遗址本身能级、区域旅游市场大小等因素影响之外,管理与运营主体的使命感、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是核心变量之一。如果缺少策划站位的高度、文化挖掘的深度、创意转化的亮度以及产品体验的精度,没有给人们“必须到此一游”的充分理由,文物遗址也难以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从根本上来讲,文化遗产旅游载体是遗产,文化是灵魂,旅游是活化与传播手段。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围绕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消费需求,全力做好文化遗产创新活化这篇大文章,将文物故事、历史文化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不断优化人们在文旅体验中的知识浓度、感悟深度和互动程度,实现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有效转化,进而获得更多游客的青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深入挖掘和提炼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以全国乃至国际化视野确定和彰显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特色是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同质化是旅游发展的大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物、古迹、遗址、非遗技艺,大众也由此拥有众多观览游学选择。如何才能让当地的文化遗产脱颖而出呢?关键是彰显文化特色,并积极推向极致化、生态化。例如,青岛啤酒博物馆坚持以啤酒文化为特色,以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和老设备为核心载体,在产品展陈、服务模式、业态规划、剧本游戏和文创产品等方面,凸显啤酒文化特色,并联合周边旅游资源构建文旅生态,为中国啤酒文化提供了一个显赫的历史坐标,被评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二是强化创意策划与设计,创新文化遗产活化的内容与形式,增强遗产的故事性、产品的体验感以及参与的挑战性和获得感。通过巧妙构思和解说体系将文化遗产的故事融入游客体验之中,将遗产资源转化为可观、可感、可玩的文旅项目,让游客在沉浸式交互中获得文化体验,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例如,黔东南地区的丹寨县依托当地文物遗存与传统技艺,推出了非遗研学体验旅游项目,将当地具有苗族特色的非遗技艺设计成游客能够参与的手工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参与蜡染、造纸、竹编等制作活动过程中化身非遗传承人,更加立体和深刻地感受当地风土习俗和人文传统。
三是推动科技赋能文化,用科技助力文旅创新创意,让遗产生动有致地活起来,成为具有现代感和互动性的文旅体验产品。随着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日趋成熟,文化遗产有了更多有效的活化方式。例如,重庆大足石刻引入8K球幕电影,将实景拍摄与CG动画相结合,通过新技术向观众展示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用全球首创的展现方式降低了文化遗产内容的理解门槛,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性与获得感,项目入选了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四是坚持开放协同、扬长聚势,在科学分析资源优势与所求目标的基础上,通过高明的创意、合理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整合多元力量,形成集聚态势。特别是一些相对冷僻的文物遗址,应加强与文化和旅游企业、公益组织等机构的合作,获得更多资金、人才、技术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例如,国家典籍博物馆与字节跳动合作推出了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故纸修复师·碎丹青”,将晦涩难懂的古文典籍转换为层层剖开的谜题,为游客提供了游戏道具、剧本和手机端的交互平台,吸引游客按照手机的提示剧情在展馆中探索解谜。
五是加强对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规范和监管。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因此,在激发文化遗产的旅游潜能时,各有关主体应坚守文物保护底线,杜绝对文化遗产进行随意的“改头换面”。甘肃天水市斥资近9亿元修复西关古城,然而却在修缮后的文保院落内进行了盲目无序的商业化开发,将碧瓦朱檐的中式古建筑改造成日式餐厅,这不仅违反了建筑搭建的规定,违背了文物复原的初衷,更有悖于古城的历史文化传承。这一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一度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始整改,但其深刻教训值得吸取。(熊海峰 张文静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