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简牍中的丝绸之路”: 200余枚小木片中藏着何种历史“密码”?

发布时间:2023-09-08 10:2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解说】何为简?何为牍?古人如何书写简牍?简牍还有什么不常见的形制?这一个个小木片中藏着何种历史“密码”?

  近日,“大道之简——简牍中的丝绸之路”展览在甘肃敦煌开展,展出“天下第一简”、古代士兵必背的“军令条文”等在内的甘肃出土各类简牍200余枚。

  在展览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一组《仪礼》简,真品长约51厘米,因保存完整、数量大、文献价值高,被誉为“天下第一简”。

  【同期】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 党雄伟

  《仪礼》简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最长的一件简牍文书,它长度达到二尺四左右。另外它记载的是西周时期在婚丧嫁娶、祭祀、军事作战等等各个方面的礼仪准则,也是先秦时期的贵族在做官前所必读的一本教科书。

  汉代时期的简牍,它大部分都是这样书写的,所以它的长度大概都是一个小臂的长度,一尺左右,23厘米,然后这个手拿的是笔要这样写下来,然后他(古人)的头上一般是插的毛笔,因为古代人有发髻,那个毛笔它尾巴部分一般都是削尖的,他为了方便这样书写,你看这样写完之后直接把毛笔这样当做发簪就插在这个上面。

  【解说】甘肃是简牍大省,被誉为“汉简的故乡”,出土各类汉简61000多枚,占中国出土汉简总数的一半以上。讲解员党雄伟介绍说,简牍的形制其实不止宽条状这一种,长短规格不一,也代表着所记录事件的重要程度不同。

  【同期】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 党雄伟

  简牍它是两种形制,简比较窄一点,一般是一简写成一行字,牍比较宽一些,在三行或者三行以上,宽木板也叫牍,所以合称叫简牍。檄是古代在征召或者是做刑罚的一种文书叫伐檄,是记录他(古人),打他(古人)的一个过程,为什么打他以及打他的过程怎么处罚的,(也是)简牍里的一种。

  【解说】简牍除了外形上的长短不同,在内容中,也会有特殊的“额外标记”。

  【同期】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 党雄伟

  这个《塞上烽火品约》是从甲渠候官遗址当中所出土的,总共是有17枚。记录的是敌人进攻数量时间和方位不同,他(古人)燃放烽火,然后举各种信号标志,把它做详细规定。这对于士兵规定的,你看它上面每一枚简牍的上面有一个着重号,这是需要士兵全部都要背诵记忆下来的,非常重要的,这是传递军情的。这个黑点不是人为污染的,它就是专门的一个标记。

  【解说】展览用简牍全景式展现汉代丝绸之路的政治、军事、文化、商贸和民生等各个领域,并适当运用展板、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和数字影像等多种辅助手段,方便参观者理解。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