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印痕保存完整!河北首次发现两具完整“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
9月7日,记者从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一只为新属种,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是填补角龙类恐龙演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一只属于剑龙类,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世界罕见。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两具恐龙,是化石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裸露的化石骨骼,为避免次生破坏,经自然资源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修复。
其中,角龙类恐龙为较原始的角龙类,体长约1米,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福成教授介绍,一般认为角龙类恐龙演化由原始到成熟过程中,头上逐渐出现大型角等头饰,行走方式也从两足转向四足。出自早白垩世地层,两足行走、具有微弱的头饰结构,恰好处于这一转变的中间位置,是填补角龙类恐龙演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
剑龙类恐龙化石全身骨骼完整、清晰可辨,是“热河生物群”以及河北省境内首次发现剑龙类恐龙,体长约5米,比河北省内以往发现的其他恐龙都要大得多;也是首次在河北及“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发现,说明早白垩世时期中国北方依然有剑龙类恐龙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剑龙类恐龙保存有完整的皮肤印痕,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世界罕见,对于认识剑龙类恐龙乃至所有恐龙的体表特征、生理机能以及早白垩世时期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对它的修复工作对于揭示剑龙形态特点、时空分布、骨板的作用,以及剑龙灭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河北承德恐龙化石修复项目已经完成,后续化石发掘修复团队将根据化石标本,制作等比例的3D复原模型,并开展相关科研、科普工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敦煌研究院及樊锦诗等颁发杰出贡献奖
- 2023服贸会|金蜗牛露营:打造更贴近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诗和远方”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3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01亿美元
- 数读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绩单”
-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超1.5倍 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进入新阶段
- 西部“最强大脑”以智能算力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 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办 智汇八方 博采众长
- 调降存量房贷利率 国有四大行发布相关细则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给费俊龙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邓清明、张陆“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 【沿着河湖看新疆】援疆企业的生意经:产业助农让“甜蜜”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