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活化让北京老城古韵更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在古刹里看一场沉浸式的“古装剧”是怎样的体验?北京市西城区明代古刹长椿寺内,可以感受不同寻常的文化之旅。
宣南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宣南文化被誉为北京文化源头、缩影与精华。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就坐落于明朝古刹长椿寺内。建于明万历二十年的长椿寺是皇家敕建庙宇,明末清初有“京师首刹”之称。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启动对长椿寺的大规模文物修缮工作,同步对博物馆原有展陈内容进行改陈提升。
今年5月,修缮一新的长椿寺再次对外开放。展陈提升的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以宣南士乡历史文化为主题,围绕“宣南士乡”的城市空间、士人群体的生活空间、学术活动、精神追求等梯次展开,诠释士人心系家国命运、挺立时代潮头、勇于担当大任的人文精神,展示宣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
步入馆内,便可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导览剧。演员身着古代服饰,互动交谈间,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到“孙公园”领略万卷楼风采、看颜李讲学论道、赏笔墨丹青、听公祭椒山、读宣南报刊……墙上的展览内容巧妙化为戏剧体验的表现形式,于演绎间寻迹宣南士乡,探秘“宣南士人”的生活空间与精神世界,触摸北京历史文化的细微之处。
这是西城区文物活化利用的生动写照。据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展览在设计形式上,以“沉浸式”博物馆体验为导向,巧用数字化技术,率先探索出沉浸式戏剧导览的全新展陈活化路径,更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地满足观展需求,实现了文物古建保护、展陈艺术效果与人性化观展体验的统一。
近年来,北京西城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不断构建新空间、打造新体验,古都时代活力不断迸发。西城的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已经变身为网红打卡地,成为西城文物活化利用的标志性案例。
在胡同密布的北京西城,“海派弄堂”泰安里是独特的存在。泰安里建于1915年至1918年间,建筑形式独特,是仿上海的里弄式格局。2009年,西城区政府启动泰安里腾退工作,2018年完成腾退,2019年修缮竣工,2020年将其列入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
“我们以‘合起来、活起来、动起来、立起来’的理念,在腾退修缮、保留‘文化原味’的基础上,推动文物古建焕新为与城市发展功能匹配的新空间。”北京宣房大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泰安里文物活化利用项目运营负责人胡雪景说。
规划后的泰安里化身文化艺术中心,成为集社交、创意、阅读、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空间,也是西城区第一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中首个亮相的项目。半开放的空间由70米的小道分作两排,书店、咖啡馆、剧本社等业态整齐排列。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徜徉于此,短短几个月,泰安里人气攀升,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又一特色文化消费打卡地。
据悉,近年来,西城陆续推出文物活化利用西城范式1.0、2.0、3.0版本,两批共16个文物活化利用项目落地签约,如庆云寺打造成金石博物馆、蒙藏学校旧址完成修缮、展陈并对外开放。未来,西城将进一步创新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模式,打造首都博物馆之城的“西城模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