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康庄大道 守正创新铸心魂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我们继续“康庄大道”系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触摸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辩识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也可以漫步600多岁的故宫。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从国家版本馆说起。
不久前,国家版本馆举行了首批版本捐赠入藏仪式。 这些社会各界捐赠的版本,包括古籍原件、精品出版物、非遗作品等实物版本和各类文献数据库等数字版本,他们将和原馆藏2500万件/册版本一起流传后世。
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国家版本馆收藏的版本除了出版物之外,还有甲骨简牍、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方志家谱、邮票钱币等,它们都载有中华文明印记、文化符号和文脉信息。”
燕山脚下,秦岭之旁,良渚古城之侧,岭南凤凰山边,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建成的“一总三分”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就像中华文化的“种子库”,浩瀚的中华文明基因,在这里依托现代科技力量得以保存、赓续。
刘成勇:“版本蕴藏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根脉,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承载着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我们保护这些版本,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种子基因,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馆藏的一套《儒藏》精华篇多达282册,近两亿字,汇聚了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儒家传世文献、出土文献、海外文献600多种,这是一项极为艰难的编纂工程。儒家思想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散布各地,千百年来,限于工程浩大,始终没有一部完备的儒家著述全集,不能满足文化传承、研究利用的需要。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儒藏》工程首席专家、总编纂汤一介:“我认为自己的文化根基扎得牢固,吸收外来文化的力量也就最强。如果自己文化的根基很差,吸收外来文化的力量也不强。我们对传统文化做很好的整理,我觉得是必要的。”
丹青著史,盛世修文,历经二十年,数百位专家学者的联合攻关,这部《儒藏》精华篇终于编纂而成。但是,对儒家思想的整理、研究工作并没有停下脚步。预计收书3000余册的《儒藏》全本已经开始编纂,不久前,在山东尼山召开的世界文明论坛,更是广泛凝聚国内外儒学研究高端资源,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臧峰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造新文化的来源之一,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起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应世界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期待,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文脉,不仅是保护研究,还要让文物“活起来”。
研究人员花了近一年时间,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保存下云冈石窟13窟的现状。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现存大小窟龛252个、雕像59000余尊。它们代表了1500多年前中国最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和自信。如何让这千年瑰宝既能不惧时光侵蚀,得到最好的保护,又能让所有人领略它的魅力?新时代的科技力量赋予了保护利用更多的可能。
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副研究员员小中:“我们平台上面有针对文物本体的,有针对文物环境的,还有部分游客量的监测,主要是为了给预防性保护提供一些量化的支撑,为保护的决策服务。”
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浩大工程,不久的将来,59000多尊雕像都将在数字云冈计算中心实现新的永生。
在苏州,一场关于云冈石窟的展览里,第二十窟露天大佛的佛头、洞窟中的造像一比一的复制呈现,让观众如亲临云冈进行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怎么把巨大石窟搬出去,当时我和美工商量过这事,但是美工回答我说做一个得30年,而且做出来不一定完全一样。”
石窟造像立体、繁杂、巨大,这给美工出了不小的难题。最终,3D打印技术让云冈石窟“走出去”成为了现实。壮丽浪漫的第十二窟“音乐窟”,与2020年在上海展出的3D打印“音乐窟”几乎一模一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让文物“活起来”已经火遍全国。我们可以利用穿戴设备沉浸式体验敦煌之美,更会惊艳于裸眼3D技术带来的故宫视觉盛宴。千里江山画中游也能如愿实现。
臧峰宇:“我们不仅要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而且要在实践中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去的表现形式,并激活它的生命力,将古今中西之争转换为文化古今相通与文明交流互鉴,由此更好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文物承载历史,而城市的文化遗存,同样是记忆,是乡愁。
年过六旬的缪剑雄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在苏州老城区平江路附近生活了快40年。一张由6000多张照片拼接成的平江路长卷,是缪剑雄十年前留下的平江记忆。一幅幅画面,记录着当时街巷的风貌与生活的风情。
平江路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这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街道布局至今都与宋代的《平江图》基本一致,可以说是苏州古城的缩影。十多年过去,缪剑雄照片中的老平江,骨架未变,肌理却越来越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老街巷里的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了,破败的老宅也在逐渐腾退更新,焕发新的活力,游人虽然多起来,这里也成了网红地,但原有的古韵和生活气息依然留存。
事实上,现代化进程加速的这十年,要做到古今交融、文脉仍存、风貌依旧,并非易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于苏州姑苏区来说,首先,就是要摸清需保护的建筑、文物的家底。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故居的宅子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两天,居住在此的顾颉刚先生的长孙顾行健和老伴正忙着搬家。前段时间,这套宅子经过了一次深入详细的“体检”。“体检”被称为“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工作人员就像做CT扫描一样,把宅子的里里外外、犄角旮旯全部记录在案。
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主要是想弄清楚古城里有哪些宝贝,保护什么,为未来的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提供数据支撑。”
经过鉴定,这套宅子具备保护价值,但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在文物部门监管下,老宅的修复工程即将进行。
如今,姑苏区“古城细胞解剖工程”的老城保护项目已经开启了近三年,从建筑测绘、现状普查到口述式记录,许多老宅、院落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案。未来,古城内的54个街坊、14.2平方公里内的房屋、古井、桥梁等每一个组成古城的“细胞”都将留下详细的“体检报告”,并进行数字化保存,为之后的修复留下依据。
传统建筑保留了古韵,然而,乡愁还是要靠生活在这里的人。大量经过腾退、修复的老宅如何能够恢复生机?答案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大儒巷38号原本是一处元代寺庙遗址,早已破败,今年上半年,院子经过了修缮提升。继续作为寺庙封闭管理,还是改造成为别的空间对外开放?姑苏区政府结合周边居民需求,在不损害院子原来架构的前提下,决定将它打造成苏州市特色文化空间对外开放。
在严格的监管下,不少老宅都通过活化利用,既保持了主体风貌,又吸纳了新的现代元素,焕发了新生。
“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如今的平江路,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老街居民的江南慢生活、人间烟火气、古朴却又现代的老宅、潮流时尚的商业,交织在一起,古老却又彰显着活力。
臧峰宇:“中国式现代化深层次体现为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中国人的现代化,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经济发展的活力结合起来,汇聚了现代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