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全年GDP超126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2% 2023年国民经济“成绩单”成色好分量足

发布时间:2024-01-18 11:18: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23年国民经济“成绩单”今天出炉。1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582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总的来看,我们的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对于过去一年的经济表现,可以概括为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现亮丽、殊为不易。”在发布会上,康义介绍去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总体表现。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康义指出,从经济增长看,去年我国GDP超过126万亿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按照可比价计算,2023年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全年GDP同比增长5.2%,顺利实现了年度目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从全年来看,4个季度的增速分别为4.5%、6.3%、4.9%和5.2%,呈N字型排列。具体到去年12月,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回升势头,除地产外,各项指标大都回升或持稳。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谭雅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5.2%的GDP增速比预期水平高,经济总规模超126万亿元,这意味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会进一步增加,对未来消费、投资以及各方面发展的均衡性是非常好的基础参数。

  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稳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物价总体保持温和上涨,全年CPI上涨0.2%,核心CPI上涨0.7%。

  2023年,国家全力稳住就业大局,调查失业率下降,新增就业继续增加,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得到有力保障,脱贫人员就业规模稳中有增。

  一些关键指标凸显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康义介绍,初步测算,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33278.2亿元,投入强度达到2.64%。随之而来的是重大科技创新捷报频传。

  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

  安全发展基础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夯实。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888万吨,再创新高。

  “表现亮丽。”康义指出,从横向来看,2023年我国5.2%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23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增强

  2023年,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增强、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3方面特征。

  从国内大循环来看,据康义介绍,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释放强大内需市场潜力,国内循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明显增强。他介绍,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50.3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11.4%,比上年提高25.3%。

  “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回稳形成重要支撑。”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认为,我国的内需基础进一步夯实。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一揽子宏观逆周期政策持续发力,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也关注到,在外需波动的背景下,我国工业生产保持较好运行,内需延续内生修复态势,投资也在年末持续发力。

  康义指出,面对外需收缩等不利影响,我国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2023年,我国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0.6%,实现了正增长。横向比,要好于主要外向型经济体,国际市场份额保持总体稳定。

  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际循环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

  与此同时,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显现,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202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比上年增长了5%,消费品增长了1.2%,能源产品进口增长了27.2%。我国货物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了2.9%。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达到29.9%。

  展望2024年:增长“势头好”

  近期,多个国际机构和商业机构都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康义指出,这表明国际社会看好中国2024年经济发展前景,“所以我们预判,2024年的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康义分析,一是经济增长“势头好”;二是经济发展“韧性强”;三是高质量发展“活力足”;四是改革开放“红利多”;五是宏观政策“空间广”。

  2024年,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仍然较为关键。康义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一是房地产投资、销售等指标降幅收窄;二是房地产竣工面积增加较快。“保交楼”工作在稳步推进,效果持续显现。

  “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比较好的基础。”康义表示,一是因为城镇化数量和质量提升还会有很大的空间。近5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每年都会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新市民的规模比较大,带来大量新增住房的需求。同时,城市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也非常明显。二是因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潜力巨大。

  今年,就业仍是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179万人,再创新高,就业走势如何?康义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总的判断是压力依然存在,部分群体、部分行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会比较突出。

  王静文说,展望2024年,就业压力有望随着出口产业链恢复以及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地而得到缓解,“疤痕效应”也会逐步转淡。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王静文预计,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2024年消费尤其是商品消费有望向好,服务消费有望保持韧性。

  “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康义说。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