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 别因短期成效而有所懈怠
“十年禁渔” 别因短期成效而有所懈怠
据5月23日《重庆日报》报道,为摸清重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变动状况,科学评估全面禁捕效果及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西南大学一科研团队近日在嘉陵江水域开展了水生生物监测,该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监测情况来看,禁渔成效显著,无论是渔获物数量,还是物种出现数量都明显增加,特别是一些珍稀特有物种出现频率增高。”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在实行“十年禁渔”政策。作为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之举,“十年禁渔”是为子孙计、为全局谋的重要决策。
此前,在利益驱动下,长江水域作为公共资源,遭遇“公地的悲剧”——没有禁忌、没有节制的捕捞,导致长江水域珍稀特有物种持续衰退,经济鱼类资源接近枯竭。“十年禁渔”正是希望通过休养生息让长江生态得以恢复。如今,“十年禁渔”已深入人心,但依然有个别人心存侥幸,认为“长江这么大,哪能时刻巡查?”也因此对相关规则和要求缺乏足够的尊重和敬畏,对长江禁渔缺乏深层次的价值认同。
不论是对非法捕鱼重拳出击,还是健全长效机制、完善配套措施,抑或坚持系统观念从捕捞、运输到销售、餐饮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让鱼类多起来、水质好起来,让长江焕发生机活力,都需要统筹兼顾、齐抓共管。“长江禁渔成效显著”固然可喜,但禁渔仍应久久为功,不能因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就有所麻痹或懈怠。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更持久地享受大自然的丰厚馈赠。禁渔不只是在拯救鱼类,还是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补偿;禁渔也是一种亡羊补牢,是对长期以来一些失范行为的纠偏。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让水清鱼跃、岸绿景美的美好图景照进现实;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杨朝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