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连续波雷达:远去的“千里眼” 不朽的功勋
◎张金焘 吴本科 本报记者 张 强
11月5日19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9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成功发射的背后是多套新型雷达的共同护航。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卫星观测站里默默矗立着一台已经退役14年的功勋雷达设备,它的天线依旧指向遥远的太空。服役期间,这双“千里眼”参与了多项中国航天任务,退役后仍然以自己的方式见证着中国航天的辉煌。它就是158连续波雷达。
用自己的卫星进行卫星通信
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等专家的建议和主持下,我国开始进行158连续波雷达工程论证,目的是实现以中精度的测控设备获得高精度的定位测量。
158连续波雷达为中精度多站制外弹道测量系统,用于航天器、运载火箭飞行主动段外弹道测量,可单站工作,也可多站联合工作。经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和第三十九研究所合作研制,158连续波雷达在1982年生产下线,列装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卫星观测站,承担发射卫星时运载火箭飞行主动段的外弹道保精度测量任务。1984年1月,在完成系统性的安装调试和综合校飞等工作后,该设备首次正式参加“试验卫星”发射任务,首次亮相就做到了目标跟踪稳定、数据传输正常,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杯冠军,并开启了五连冠的辉煌。但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这一幕:就在她们冲击五连冠的关键时刻,电视信号突然中断,电视屏幕上只能看到“租用卫星,时间已到”的字样。
这一切,都是因为彼时我国没有自己的通信卫星。而这一切,也都将因为中国有了自己的通信卫星而改变。
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02秒,长征三号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奔向太空,这是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同步通信卫星,开启了我国用自己的卫星进行卫星通信的新时代。这举国欢庆的壮举背后,就有158连续波雷达的“身影”。
在隆隆的轰鸣声中,搭载着卫星的火箭按既定轨迹进入贵州上空,伴随着158连续波雷达天线俯仰倾角的连续变化,贵阳卫星观测站指挥大厅里不断传来激动人心的报告声,“贵阳158雷达发现目标!”“贵阳158雷达跟踪正常!”“贵阳158雷达下高压!”
当机房里传来胜利的消息时,所有人欢呼鼓掌、拥抱握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是158连续波雷达列装后第二次圆满完成重大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可贵的胜利来之不易,在“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前的一次合练中,雷达数据传输软件接收中心数据曾突然中断,又突然复现。
面对这种偶发情况,贵阳卫星观测站的科技人员没有放过任何可能影响任务成功的因素。该站科技人员迅速组成攻关团队,深入研究设备原理,细致梳理故障并建立起故障树。经过连续5天通宵达旦的集智攻关,终于发现了隐藏在设备中的故障点,并在最短的时间里排除了故障。
后续的工作中,该站科技人员紧紧围绕任务特点和设备状态,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再次全面对风险隐患进行分析识别,制定出40余份应急处置方案,始终确保158连续波雷达各项状态指标正常。
临危受命独立完成跟踪观测
在158连续波雷达服役的历程中,这样惊心动魄、争分夺秒、誓夺成功的故事还有很多。
2003年5月25日,我国第3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在即。然而,承担火箭飞行主动段跟踪测量的3台雷达设备中,其他观测站的两台设备突发故障,状态始终没能恢复,无法参加任务。如果火箭飞行主动段没有有效的雷达跟踪数据,势必会影响整个任务成败。
于是,已经服役近20年的贵阳卫星观测站的158连续波雷达临危受命,将在这次任务中独立完成火箭飞行主动段全覆盖跟踪观测。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考验,该站158连续波雷达几乎是在零窗口补位,顶住了强大的载荷压力,始终保持着最好的跟踪观测状态,数据接收和轨迹观测没有出现一点瑕疵,圆满完成了跟踪观测任务。老将出马,一个顶仨!
随着国家航天发射频次的增加,158连续波雷达在1992年至2003年的11年里,对频率源、中心机、测角、伺服、等分机进行了更新,对发射机控保电路、行波管放大单元及接收机高频箱进行了8次改造升级。虽然改造提高了158连续波雷达工作的可靠性,但随着雷达新技术的突破和新型雷达设备的研制成功,158连续波雷达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走到了服役的终点。
2008年8月,一经研制成功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质量奖银奖的158连续波雷达,在超期服役11年后作为功勋设备光荣“退役”。
超长的服役期间,158连续波雷达圆满完成航天发射跟踪观测任务44次,雷达组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退役”后的10多年来,它作为贵阳卫星观测站在站最久的“老同志”,一直默默矗立在那里,成为了该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质量警示教育和爱装管装教育的珍贵历史文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