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10月份超预期因素扰动未改中国经济恢复态势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王恩博)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国内疫情新发多发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对10月份的中国经济形成扰动。就此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回应称:“经济保持恢复态势”的同时,“恢复有所放缓”。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下行压力仍在,但随着内外环境边际改善,叠加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回稳向上势头。
翻看10月份中国经济成绩单,整体恢复之下,部分指标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例如在生产端,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较9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在需求端,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更同比下降0.5%。
不过,拉长时间线看,中国经济产需两端仍然保持平稳恢复态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亦保持了0.6%的同比增长。
作为观察经济运行的另一重要角度,就业、物价等民生指标也总体稳定。10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其中,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7%,均与上月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与全球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
综合来看,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韧性持续显现。但有效需求不足等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消费修复一波三折。
10月份,因本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中国居民外出购物、就餐活动减少,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和餐饮等接触型消费受到一定影响。当月餐饮消费同比下降8.1%,降幅较上月明显扩大。
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伴随着世界经济下行和外需收缩,内需稳定增长对中国经济愈加重要。如何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分析称,目前三个积极因素对社零增长形成支撑:一是汽车销售延续较强态势;二是地产销售季节性回暖;三是全国促消费月活动开启,消费券对消费拉动作用显著。
展望四季度,连平认为,传统消费旺季开启和近期各地政府促消费政策不断实施,叠加信贷改善,供需两端仍将保持稳步恢复态势;三季度就业形势相较一、二季度出现回暖,也有助于消费持续恢复。
此外,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促进消费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并提出“落实支持汽车等大宗消费和生活服务业的政策”等针对性措施。观察认为,这将为消费支持政策进一步拓展腾出空间。
对于四季度经济整体走势,分析人士也感知到更多积极因素。
房地产领域的积极政策信号是其一。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注意到,近期监管层扩大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推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关举措,此举将进一步改善房企融资环境。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下降是其二。当前美联储加息预期略有降温,市场预计12月份加息幅度由此前的75个基点下调为50个基点。温彬认为,这有助于中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偏宽松态势。
此外,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20条措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表示,随着这些措施有效落实,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利于市场需求恢复和经济循环畅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10月份宏观数据回落主要受疫情影响,预计后续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本轮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将明显低于二季度。(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