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乘坐飞机列车还需查验核酸证明 北京疫情仍在发展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多地乘坐飞机列车还需查验核酸证明 北京疫情仍在发展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6日通报,5日中国内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046例。其中境外输入58例,本土4988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3016例,其中境外输入157例,本土22859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5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42481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71140例。累计死亡病例523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5529例。
中国内地日增本土感染人数八连降 多地乘坐飞机列车仍需查验核酸证明
5日中国内地新增本土确诊4988例,分布在27个省份。其中,7个省份新增超百例:广东2120例,北京1163例,重庆460例,四川259例,河南163例,福建122例,黑龙江106例;14个省份有两位数新增,6个省份有个位数新增。
当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859例,分布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10个省份新增超过500例:重庆3708例,北京3503例,广东3421例,山西1569例,黑龙江1241例,陕西999例,四川882例,山东542例,上海536例,新疆533例,除江西、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有两位数新增外,另19个省份各有百例以上的新增。
官方数据显示,5日中国内地新增本土感染者27847例(确诊+无症状者),日增本土感染人数连续8天下降,且日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超过500例的省份不断减少,从11月下旬的18个,减少至12月5日的10个。
近日,中国多地持续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乘坐公交、进入公共场所等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但广州、重庆等多地要求,乘坐飞机、火车等跨省出行交通工具,仍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北京疫情仍在发展 核酸检测查验实行新措施
北京市6日通报,该市5日新增本土确诊1163例、无症状感染者3503例,其中414例为社会面筛查人员;6日0时至15时,北京再增本土感染者1431例,其中社会面筛出122例。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当前,北京疫情仍在持续发展中,要针对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精准有效推进新措施落实。
北京市当日发布通报称,自12月6日起,该市实行核酸检测查验新措施:进入商超、商务楼宇及各类公共场所,可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码进入即可;进入社区(村),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常住居民可不扫码。
但北京市规定,进入网吧、酒吧、桑拿洗浴等密闭场所,餐饮(堂食)、室内健身等场所,以及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幼儿园和中小学及医疗机构住院部等场所,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区继续提供社会面免费核酸检测服务并不断优化布局,方便满足民众愿检尽检需求和防疫工作需要。
另据北京媒体报道,目前旅客从北京各火车站进站乘车仍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广州跨省出行还需查验核酸证明 部分场所仍实行封闭管理
广州市6日通报,该市5日新增本土感染者3371例,其中无症状者2262例、确诊1109例。目前该市疫情依然多点、多面、多链,呈现局部聚集与点状散发并存状态。
广州市卫健委介绍称,广州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措施,围绕强化重点人群和脆弱群体的防护,不断优化核酸策略。在出行方面,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须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跨省来返人员开展“落地检”。
据悉,广州对养老机构、福利机构、母婴照护机构等人员密集、脆弱人群多、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目前仍实行封闭管理,凭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快递外卖、口岸交通等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和发生本土疫情的高风险区域,按照第九版规定频次开展核酸筛查。
除上述情况外,其他单位及场所凭健康码绿码通行,不能层层加码查验核酸检测结果,核酸检测频次不与健康码颜色关联。
海南多地调整来返人员管理措施 专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明显减弱
5日晚,海南省海口市发布通告,调整省外来返人员疫情防控政策。从5日起,对省外来返海口人员不再实施分类管控。至6日,包括三亚、儋州、澄迈、东方等在内的海南省多个市县相继通报,调整省外来返人员疫情防控措施。
近日,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减弱的话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据介绍,奥密克戎已经进化了好几个分支,其特点是传播性比较强,但主要还是以上呼吸道的症状为主。从中国内地近期报告情况来看,无症状加轻型感染者在90%以上,重型、危重型的患者很少。
童朝晖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与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时期相比,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对较低。(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