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湖州德清县支行:金融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出来,提出要从各类金融机构层面强化金融服务,加快服务下沉和产品创新,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连日来,农行湖州德清县支行针对农业企业以往无抵押物用于融资的困境,通过金融产品嵌入,创新融资模式,为亟须大资金运作的智慧农业提供了高效的信贷支持。
“标准地”让土地再生“金”
“这笔贷款期限长、金额大,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浙江德清一家农业公司总经理吴志广说。
据了解,作为德清科技兴农的典范,该公司创建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已成为集国际合作、技术应用开发等业务于一体的景观绿化苗木容器栽培示范基地,如今正在着手推进生态休闲、乡村旅游等项目。
乘着德清县农业“标准地”改革的东风,该公司顺利拿到了5亩农业“标准地”。然而,该项目投资接近7500万元,并非一笔小数目。
正当公司为缺少启动资金犯愁时,农行德清县支行主动上门进行对接。针对该公司面临的缺乏有效抵押物以及现代农业投入大、周期长的问题,该行创新推出并及时发放了浙江省首笔农业“标准地”抵押贷款。
该笔“标准地”贷款以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作为担保物,再加上在建工程,综合授信达2500万元,按工程进度陆续进行放款。目前,项目贷款已发放1370万元,有力保障了整个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的资金需要。
吴志广表示,该“标准地”计划建设产学研基地、观光农业、民宿、产业园等项目,有助于进一步壮大村级经济,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实现村民稳定增收,助力当地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云大棚”促智慧农业走进生活
近日,在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一间蔬菜大棚内,工人们正在采摘番茄、生菜。该蔬菜大棚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无土栽培“空中番茄”,实现了温、光、水、肥等种植要素的智能精准控制,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化“云大棚”。
“这间温室大棚的亩均投资达到100万元,另外还有4000多万元的设施设备投资,实现了高科技、高投入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升级。”该大棚所属农业公司负责人嵇成伟表示。
该公司以蔬菜“云大棚”作抵押,从农行德清县支行获得了1800万元的贷款,目前首笔700万元资金已经落地,这也是浙江省农行首笔生产设施抵押贷款。
据了解,该农业公司拥有全国首个具备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综合体和浙江省第二批数字农业工厂试点,旨在让新品种、新技术从“试验田”走向“大田”,引导农民走向规模化、智能化的智慧农业新路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农业企业,这样的额度非常难得。我们更看中企业的还款来源,尤其是其通过模式输出,未来效益还是很可观的。”农行德清武康支行行长表示,该公司智慧农业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农行德清县支行在给予企业贷款支持的同时,还创新推出“电商+金融”的模式,将企业种植的番茄等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使该公司的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如今,农产品销售量突破400单以上,进一步拓宽了企业销售渠道,提升了销售额。
农行德清县支行行长邱丹梅表示,针对智慧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新情况,该行主动推出金融服务创新,为企业破解融资瓶颈,适时注入金融活水,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董玉山)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