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总值达11432.2亿元,济南5年发展成绩单来了!
人民网济南4月7日电(谈媛)在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7日上午,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5年来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据介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跨越5个千亿大关,总量达到11432.2亿元,排名连续3年前移至全国城市第18位。
5年来,济南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5年来,济南迈出了关键几步,从区划调整到携河北跨、经济体量从进入万亿俱乐部到全国排名上升,城市的框架体量规模都在壮大。
打造“育选管用”全链条机制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韩振国介绍,全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5年累计举办重点培训班次1368期、培训7.84万人次。打造“育选管用”全链条机制,建设堪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构建“事前‘综合调研’、事中‘四看一听’、事后‘后评估’”选人用人闭环体系,深入推进“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程”,圆满完成区县、镇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换届。
在全国率先出台正向激励实施办法,连续4年表扬1127个出彩型、攻坚克难好干部好团队,建立容错、纠错、防错和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查核处理制度体系,创新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济南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
据了解,全市现有基层党组织31062个,党员626991名。5年来,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累计选聘3775名“乡村振兴工作专员”,打造138个“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培育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362家,年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1259个;开展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引领、全域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机关、国企、高校等各领域党建,持续加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全市3名党员、3个基层党组织获得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任务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5年来,济南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出台“人才新政30条”“双创19条”“新高校20条”等高含金量政策,高标准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连续4年举办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自主培养及引进国家级人才93人,自主培养省级人才1481人、市级人才3875人,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47.78万人,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跨越5个千亿大关 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管圣喜介绍,2017年以来,全市坚决扛起“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重大使命,坚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牢牢把握重大发展机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取得新的明显进展。
据了解,5年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7.6亿元,总量居全国城市第17位。全市建成区面积84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933.6万,服务人口超过千万,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市场主体发展到145.5万户,“四上”企业达到1.2万家。
动能转换推进方面,“四新”经济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7.7%,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97家,占全省的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7%,高于全省7.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9.5%。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规模达到5000亿级,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突破4000亿级,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突破2000亿级,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列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倾力打造齐鲁科创大走廊,布局“中科系”院所15家,一批重大科学设施相继落地,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空天信息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以总分第一名获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改革热度指数排名省会城市首位,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位列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第一,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民生保障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和社会重点事业支出占比达79.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深入推进脱贫攻坚,1006个贫困村、21.13万群众告别贫困,完成33.9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新增城镇就业91.3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35所,新增各类医疗机构513所、床位1.35万张,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17连涨。2021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4.7,首次降至5以下,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2.7%,成功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在全省率先消除省控河流劣V类水体。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7%,500平方米以上公园达到1086处,建成“千园之城”,重点泉群连续18年保持喷涌。城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4年蝉联省会和副省级城市年度测评第1名,成功入选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