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划定223个飞絮重点防治区 128支队伍巡查 30分钟可到场处置
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里,园林养护人员用高枝锯修剪细枝。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
本报记者 朱松梅
4月20日起,本市进入以柳树、欧美杨等为主的第二个飞絮高发期。为精准、快速防治飞絮,市园林部门确定了223个重点防治区域,并成立了128支专项巡查队伍。重点区域内,只要巡查人员发现树木集中飘絮,30分钟就有专业防治队伍到现场处置。
副中心飞絮高发区少了四分之一
昨天上午11时,记者来到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森林公园。公园内分布有8900余株杨柳树。眼下正是雌株杨柳树吐絮的季节,但公园内并没有出现飞絮漫天的情景。
在公园的飞絮治理现场,几名工人正站在雌株杨树下,手持顶部带有锋利锯齿的8米长杆,将过密的小枝条锯掉,花序也随着枝条一同掉落。工作人员介绍,疏枝是在不破坏整体树形的前提下,剔除雌株病虫枝、交叉枝和过密的枝条。
主路边20多米高的白杨也正飘絮,高压炮雾车此时也上场了。喷出的细密水雾笼罩树木,刚刚还恣意飘飞的白毛毛瞬间打蔫儿,缩成一团。
通州区园林局副局长魏昀赟介绍,今年,城市副中心划分出10块重点防治区以及20条重点防治道路进行飞絮精准治理,飞絮高发区域较去年减少25%。
多部门联动避免飞絮成灾
今年的京城,一出家门就遭遇“白毛扑脸”的现象大幅减少。
“气象、城管、公安等各部门,联手精准治理飞絮,比如提供精准的预报、为炮雾车通行提供便利。”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说,全市共成立专项巡查队伍128支、专业应急防治服务队79支,“光是市级的8支队伍,每天巡查里程就超过3000公里。”
张博介绍,不同的杨柳树品种飞絮的时间也不一样,光是杨树就有毛白杨、黑杨、青杨等多个品种。自打2月底,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园林科学院就每天采集不同品种的杨柳树花序,监测生长状况,从而确定223个重点防治区域。在这些重点区域内,只要巡查人员发现树木开始飞絮,30分钟就有专业人员到现场处置。此外,本市还利用“北京飞絮防治” APP开展杨柳飞絮雌株精准定位,保证防治对象精准落实到株。
裸地披绿装防治“二次飞絮”
飞絮恼人的现象,跟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相关。杨柳飞絮携着大量种子飘飞,却难以快速寻找到合适的土壤安家,极易成灾。
市园科院高级工程师车少臣介绍,近年来,本市打造乔灌草立体化的混交结构,大面积的裸露地面重新披上绿装,可以把飘落下来的飞絮牢牢“粘”在地面上,从而大大减少了“二次飞絮”现象。
市园林绿化局提示市民,在上班途中或室外活动时,可佩戴口罩、护目镜、纱巾等防护措施。户外运动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时段。飞絮易燃,不要乱扔烟头,谨防引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