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数字经济 南京这个区的底气何在?
图为浦口区集成电路企业介绍智能制造系统。浦口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农村,水稻和小麦在耕、种、管、收等关键作业环节实现“无人化”自主作业;在制造业企业,多个产线不同部门可以协同管理,产线稳定性提高的同时,机台故障的在线处理时间大大缩短;在各园区,大数据、物联网集成运营等一个个数字经济重大项目陆续落地。
在南京浦口,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正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6月25日,该区聚焦集成电路和高端交通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发布了68个“智改数转”应用场景。与此同时,12个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也签约落地。两者相加,总投资达123.7亿元。浦口发力数字经济,一方面是将其作为主导产业来谋划,另一方面也是从中探寻“工业蝶变”的新密码。
激活企业内驱力
中小企业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也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主战场。
“这是我们自主开发的智能制造系统,厂房数据、生产数据都可以实时看到。”江苏华芯智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公司自主研发的ALLicic智数云平台说,在制造环节中,通过对基板、晶圆进行实物二维码及图档的统一管理,自动记录不良品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该系统运行以来,产线的稳定性提高30%,机台的维护效率提高15%,机台故障的在线处理时间缩短35%,机台的维护人员减少10%。
同样受益于数字化转型的还有南京志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公司2009年成立,从几个人的团队发展到近300名员工,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我们现在的发展现状。”该公司副总经理赵高勇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感慨,“过去,企业管理依赖于EXCEL表格等传统形式,随着产值不断提升,设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公司究竟有多少家底成了一本糊涂账。”
“基于这个现状,2015年,我们就组建了信息化团队,先后导入ERP、PDM等信息化系统,目前已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和打通。2019年,公司又聘请精益专家团队开展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建设,目前精益团队和信息化团队已合作建立工艺设计管理系统、导线加工半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配料小车等智能制造项目。”赵高勇自豪地说,“智改数转”的成效显而易见,该企业工艺设计质量提升30%,生产效率提升50%,产品生产质量提升10%。
浦口区意识到,发力“智改数转”,将是培育数字经济应用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在6月25日举办的2022浦口区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签约暨“智改数转”场景发布仪式活动现场,该区发布了制造业、数字大田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涵盖人工智能、智慧农业、大数据、区块链等多个产业细分领域。
据统计,目前,浦口区正在建设的“智改数转”项目有85个,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车间3个,完成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家,培育新增星级上云企业14家。1至5月份,该区完成电子信息产值82.91亿元,同比增幅近80%,“智改数转”成效不断凸显。
政府来助力
去年以来,江苏密集部署推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新型基础设施规划、数字政府建设等专项规划印发实施。《南京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南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那么,浦口发力数字经济,其底气来自哪里?“近年来,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我们始终向新而立、筑牢基础,紧盯技术前沿,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家;我们注重沿链而进、做强产业,把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列入主导产业重点打造;我们坚持聚群而兴、营造生态,面向全球引进数字经济领军人才和团队。”浦口区相关负责人说。
锚定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浦口区制定出台《浦口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浦口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同时积极构建区级部门和园区平台协作联动的全员招商新格局,并运用“大走访”、领导挂钩重点项目等机制跟进招商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开工运营全过程,加强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今年,我们安排了2500万元扶持资金,对‘智改数转’工作加以引导,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水平,力争用科技赋能不断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浦口区工信局副局长刘向国介绍。
全域谋划,正让数字经济在浦口开花结果。在当地,既有数字产业集聚,又有数字技术与农业、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一组数据显示,去年该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3.2亿元,占GDP的15%;今年1至5月份产业链营收87.2亿元,同比增长52%。
产业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而好的营商环境是“政府在发力,企业在努力”。浦口区聚焦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链,落实《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浦口区优化营商环境20条(2022年版)》《浦口区应对疫情助企纾困八条措施》等惠企政策,强化各类纾困政策落地直达,从政策、产业、人才、安居等方面多措并举加速招商项目转化落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