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生活垃圾处理转向“绿色焚烧”
截至目前,今年河北省计划建成的17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
生活垃圾处理转向“绿色焚烧”
生活垃圾处理是民生大事。生活垃圾被清运后将如何处理?6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这里是河北省第一家以处理生活垃圾为主,利用余热发电供热的企业。在厂区门口,只见白色的封闭式车辆栈桥通道前,一辆来自石家庄市栾城区环卫部门的生活垃圾压缩车驶入栈桥,栈桥门随即自动关闭。
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葛硕帅告诉记者,进入栈桥后,车辆将自动过磅,并按照既定路线行驶到卸料平台,在卸料平台将垃圾倾倒进全封闭垃圾仓内。
垃圾仓,是全厂区唯一能看到各地运来的原生生活垃圾的地方。记者来到垃圾吊控制室,只见巨大的垃圾仓内,倒垛着成堆的生活垃圾,新的垃圾还在时不时地被倒入。新运来的垃圾将在垃圾仓内堆放5至7天,经过自然压缩及发酵,降低垃圾含水量,提高入炉垃圾热值,改善垃圾焚烧效果。
在控制室里,两位工人操作着垃圾抓斗起重机,用抓斗抓起发酵好的垃圾,倒入投料口。倒入投料口的垃圾经过给料装置送入炉膛焚烧。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热能通过汽轮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同时部分蒸汽通过抽汽对外供热。
葛硕帅介绍,目前,公司负责处理石家庄市三分之一的生活垃圾,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2500多吨,发电80多万千瓦时,并外供蒸汽1400余吨,为周边33家企业提供工业用汽,冬季还可为周边居民供暖,实现节能减排热电联供。
在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同时,为实现无害化处理,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将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残余气态有机物,经脱硫剂脱硫后再通过布袋除尘器,达到欧盟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该公司还是河北省首例应用双脱硝工艺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实现了生活垃圾“绿色焚烧”。
目前,石家庄市已建成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8座、在建2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万吨/日,初步形成了东、西、南、北、中5个垃圾处理分区的垃圾焚烧设施格局,实现了生活垃圾焚烧全覆盖。自2021年7月起,石家庄市10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停止使用,不再接收原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全部运往焚烧处理设施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处理率达到100%。
不止石家庄。为推动全省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从填埋到“绿色焚烧”的改变,今年,河北省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纳入20项民生工程,加快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构建“工艺先进、布局合理、全面覆盖”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体系。
省住建厅城管处副处长范亚宁介绍,今年,河北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包括“建、关、治”三项任务。“建”是指建成17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关”是指垃圾焚烧设施覆盖地区填埋场全部关闭停用,不再接收原生生活垃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治”是指全省126座填埋场全部完成治理,严防污染地下水。任务全部完成后,全省原生生活垃圾将实现“零填埋”。
为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省住建厅运用河北省工程建设指挥调度平台“云视频”,每周对施工现场进行调度,“拉网式”找问题、要成效。委托国内优秀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现场专业指导,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和问题,精准提出解决措施,帮助企业少走弯路、节约成本、高效建设。
同时,省住建厅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回应企业难处和需求,督促各地帮助垃圾焚烧设施企业加快电力输出线路、中水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尽早对接电力等有关部门,加快手续办理和建设进度,确保设施建成后,及时投入生产运营。同时实行“建管并行”,加强对企业监管和帮扶力度,进一步促进企业提高自身运营水平,实现达标排放、良性运行。
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各地按照“能关即关”的原则,加快关停生活垃圾填埋场,并加快组织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场一策”科学制定治理方案,加快启动封场,完成场区覆盖、雨污分流、渗滤液处理等治理任务。
截至目前,今年河北省计划建成的17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全省12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关停121座,其中38座已开工治理,工作整体进展顺利。下一步,全省各地将继续科学高效组织施工,确保圆满完成年度任务。(记者宋平)
记者手记
一场“变废为宝”的环保之旅
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河北省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城镇化进程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乡村地区生活垃圾清运体系逐步完善,垃圾处理体系短板亟须补齐。“无废城市”背景下,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填埋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实现,还将为河北省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提供强有力支撑。
目前,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已初步形成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发展格局。到2025年,河北省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
垃圾焚烧发电,是一场“变废为宝”的环保之旅,既解决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又能源源不断产生电能,减轻煤炭保供压力。做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我们要合理规划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加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力度,确保处理设施安全、达标、稳定运行,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记者宋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