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电话收到36声“感谢” 成都地铁热心志愿者“小杨”找到了
近日,成都地铁服务热线收到市民刘婆婆的来电表扬:“麻烦你们(寻)找一下小杨,他帮了我们太多,我只知道他姓杨,31岁,在成都地铁上班,现在是府青苑小区的志愿者。”电话中,刘婆婆重复了36次“感谢”,“他太好了,替我们谢谢他。”
接到热线后,经成都轨道集团内部多番寻找,8月1日,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小杨”终于被找到,他叫杨磊,是成都地铁17号线安全质量管理员,已连续多日在成华区府青路二段18号李家沱社区担任志愿者。
7月29日凌晨,成华区发布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公告,杨磊主动请缨成为支援成华区防疫工作志愿队的一员。当天9:30,杨磊在出任务的路上遇到了神情焦急的刘婆婆。经过询问,他了解到刘婆婆的老伴庄爷爷当天必须前往附近医院做透析治疗,但因为小区已经暂时封闭,因此出门求助。
“那天天气很热,我担心老人家身体受不住,就劝他们先回家休息。”杨磊说,在了解了老人情况后,他当即上报社区,并安抚好婆婆情绪,请她耐心等待。在等待社区协调处理的过程中,杨磊一边帮助街道社区分发、运送物资,一边随时关注着协调处理进度。细心的他,还特地返回小区找到刘婆婆,记录下她的联系方式和居住信息。
几小时后,老人出门审批通过,杨磊通知了刘婆婆这个好消息,并为他们预约了出行接送车辆,开好了出门条,还顺手帮两位老人将住院用行李物品搬下楼,搬上车。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当车辆抵达医院门口时,刘婆婆发现住院所需资料遗落在家中,心中再次紧张起来,手足无措中,刘婆婆再次联系到杨磊,并在他的帮助下,折返小区拿回了资料,最终顺利入院。
刘婆婆说,在安置好老伴后,她联系到了“小杨”,想把车费转给他,但“小杨”却告诉她,“不用转,这都是我们志愿者应该做的。”后来,刘婆婆儿子尝试通过小杨手机号添加微信表示感谢,“小杨”也拒绝了。
“这次多亏了‘小杨’帮忙,不然我们真是不知该怎么办。”在电话里,刘婆婆说,‘小杨’做好事不留名,自己希望通过地铁热线找到他,对他当面说一句‘谢谢’”。
据了解,自成都发生新一轮本土疫情以来,成都轨道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积极号召2000余名党员下沉社区报到,同心战“疫”、共克时艰。7月29日,成华区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后,迅速响应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第一时间组建成都轨道集团支援成华区疫情防控临时党委,下设6个临时党支部,连夜火速集结255名党员,动员组织345名职工群众,共计600名志愿者分赴成华区桃蹊、李家沱、怡福、八里庄、文德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们用“秉持真诚,服务大众”的理念,践行“人民地铁为人民”的初心,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郭莹 实习生黄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